成语拼音:jìn qíng jìn lǐ
成语解释:尽:达到极限。比喻某事全部合情合理
成语出处:郭沫若《高渐离》第三幕:“廷尉,你的推测,尽情尽理,这案件实在太离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合情合理
繁体字形:儘情儘理
英文翻译:Do your best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尽情尽理”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既照顾到情感,又符合道理。比如朋友吵架时,一个人说:“你总说我不管家里的事,可我这几个月天天加班不也是为了存钱买房吗?”这句话既表达了委屈(情),又说明了现实压力(理),这就是“尽情尽理”的典型场景。
那在工作中怎么用呢?假设同事的方案被否决了,你可以说:“这个创意很有新意(情),不过根据去年的数据,类似的方案执行成本可能超预算(理)。”这时候既肯定了对方的努力,又用事实引导思考方向。有人会问:“直接说‘不行’不更省事吗?”但这样容易打击积极性,而用“情+理”组合拳,既解决问题又维护关系。
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教育孩子。比如孩子想买新手机,家长如果说:“知道你喜欢这个机型(情),但我们刚给你买了电脑,现在换手机不符合家里的开支计划(理)。”这时候孩子更容易接受。有人可能会疑惑:“讲道理孩子真听得进去吗?”其实关键在于先承认他们的感受,再引入逻辑,比单纯说教有效三倍。
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忘记“尽理”,而职场中又常常忽略“尽情”。比如夫妻吵架时总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却忘了说明具体原因;同事合作时只谈数据报表,不关心对方的工作负荷。试着在对话开头加一句“我明白你的想法是……”,结尾补上“从实际情况来看……”,沟通效率会明显提升。
我观察到一个规律:擅长“尽情尽理”的人,往往能化解八成以上的矛盾。上周邻居因为装修噪音起争执,楼下的住户说:“理解你们赶工期(情),但每天七点就开始电钻声确实影响大家休息(理)。”结果双方当场协商出了施工时间表。这比单纯抱怨“太吵了”或者强硬要求“必须停工”有效得多。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事事都要兼顾情和理吗?”我的看法是,日常小事可以灵活处理,但涉及重要决策或人际关系时,这个原则就像方向盘,能帮助我们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像炒菜要掌握火候,该旺火时快炒保鲜,该文火时慢炖入味,关键看食材和场合。
最后说个反常识的发现:当“情”与“理”冲突时,最好的办法不是二选一,而是创造新的解决方案。比如同事坚持要采用风险大的方案,与其争论对错,不如说:“这个思路确实能带来高回报(情),我们可以做个AB测试,用部分资源先验证效果(理)。”这样既尊重了对方的热情,又控制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