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óng
  • y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ū bù chóng yīn

成语解释:坐卧处不铺两重垫子。比喻生活非常的节俭。同“居不重席”。

成语出处:晋 陈元达《谏起仪楼》:“故身衣大布,居不重茵。”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状语;指生活俭朴

繁体字形:居不重茵

英文翻译:Never come back

居不重茵的意思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茵:古代车子上的垫子。泛指铺垫的东西:茵褥。绿草如茵(形容草绿茸茸,非常繁茂)。

成语评论

居不重茵”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古人生活的智慧。举个例子:老张虽然收入不错,但家里只有一套用了十年的布沙发,朋友调侃他“太抠门”,他却笑着说:“这叫居不重茵,东西够用就好。”这句话完美展现了成语的核心——不追求物质堆砌,保持简单生活。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勤俭节约”有什么区别?其实二者内核相似,但“居不重茵”更强调物理空间的简洁性。比如选择小户型房子却不觉得拥挤,把书房和客厅合二为一,这种主动为生活做减法的态度,正是成语传递的精髓。

记得去年参观朋友的新家时,他家的飘窗直接铺着原木台面当茶桌,墙边竹制书架既是隔断又是收纳。这种“一物多用”的设计让我突然理解到:居不重茵不是将就,而是通过巧思让简单变得舒适。就像古人用单层草席也能睡出安稳觉,关键在于心态而非物质的厚薄。

现代人需要这个成语吗?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智慧。看着邻居每隔半年就翻新装修,我反而更欣赏同事小王家的“永久性布局”——可移动家具、模块化储物,既环保又灵活。这或许就是居不重茵的现代演绎:不为物所累,给生活留出呼吸空间。

有次逛宜家看到标价四位数的设计师椅子,突然想到成语里的“茵”其实就是古人用的坐垫。时代在变,但核心没变:舒适度从不取决于层数多少。就像现在流行的榻榻米,用单层床垫反而更符合人体工学,这或许就是跨越千年的生活默契。

我观察到有趣的现象:越是工作压力大的人,越容易陷入“买买买”的补偿心理。但那些真正活得自在的朋友,家里往往像成语描述的那样清爽。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空间留白能创造心理留白。当我们的居住环境不再被物品填满,心灵反而能装下更多可能性。

下次整理房间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件东西是真的需要,还是为了“别人有我也要有”?居不重茵的智慧,或许就藏在每次断舍离的决策里。毕竟生活的丰盛程度,从来不与物品的数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