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ū zhū bù xī
成语解释:居诸:语助词,借指光阴;息:停止,休息。时光不断地推移。形容时光流逝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纲《善觉寺碑铭》:“居诸不息,寒暑推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时间流逝
繁体字形:居诸不息
英文翻译:To live in all places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诸:1.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诸实施(=之于)。数易其稿,而后公诸社会(=之于)。有诸(=之乎)?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息:1.呼吸时进出的气:喘息。鼻息。一息尚存,此志不懈。2.消息:信息。3.停止:息怒。息兵。自强不息。偃旗息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4.休息:歇息。作息时间表。5.滋生;繁殖:蕃息。生息。6.利钱;利息:年息。月息。还本付息。7.指子女:子息。8.姓。
“居诸不息”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但它的意思其实很实在——时光流逝,从不停歇。比如,你看着窗外的树叶从嫩绿到枯黄,再到被风吹散,这就是“居诸不息”最直观的体现。
有人问:“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 其实它更像一个温柔的提醒: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比如小时候总觉得暑假漫长,但长大后发现一年眨眼就过。时间用同样的速度往前走,只是我们的感受变了。
再举个工作中的例子:同事小王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公司学习新技能,三年后成了部门专家。他说:“居诸不息不等人,但我们可以主动跟上它的节奏。”这种把时间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态度,特别有启发性。
有人疑惑:“知道时间宝贵,但怎么用这个成语鼓励自己呢?” 试着把它变成行动指南。比如设定每月读一本书的计划,就像在时间的河流里投下一颗颗小石子。五年后回头看,这些石子已经铺成通往新认知的桥。
我特别喜欢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阳台上种的薄荷,每天看似乎没变化,但隔周修剪时才发现早已枝繁叶茂。这种“看不见的积累”,恰好印证了居诸不息的深层含义——变化总在发生,只是需要拉长时间维度才能看清。
有位退休教师曾说:“年轻时总想跑赢时间,现在学会和时间散步。”这句话让我重新思考:居诸不息带来的紧迫感,或许可以和从容并存。就像马拉松选手,既要保持节奏,也要调整呼吸。
下次看到手机上的日期跳转时,不妨停三秒想想:这一天有没有留下让自己会心一笑的瞬间?时间确实不会暂停,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在它的流动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