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ū yī shēn wàn
成语解释:伸:展开。屈身一人之下,凌驾于万人之上
成语出处:《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专诸曰:‘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夫。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屈一伸萬
英文翻译:Bend and stretch
屈:1.弯曲;使弯曲:屈指。屈膝。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2.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屈。威武不能屈。3.理亏:屈心。理屈词穷。4.委屈;冤枉:受屈。叫屈。你可屈死我了。5.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伸:1.舒展开;拉长:伸手。伸长。2.同“申”3.:伸冤。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屈一伸万,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来看其实不难理解。"屈"可以理解为暂时低头,"伸"则是长远的发展。生活中那些看起来吃亏的让步,背后往往藏着更大的目标。比如职场新人主动承担打杂工作,表面看是"屈",实际可能换来团队信任和成长机会。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以退为进"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强调策略性让步,但屈一伸万更侧重数量级的对比。就像棋手牺牲一个卒子换取整盘优势,这种得失比例才是成语的精髓所在。
来看个真实案例。某互联网公司为开拓新市场,前三年坚持免费服务策略。当时被同行嘲笑"做慈善",结果第四年用户基数突破千万后,广告和增值服务收入呈指数级增长。这种前期忍耐与后期爆发,正是屈一伸万的现代演绎。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越是竞争激烈的领域,这个策略越见效。比如直播行业头部主播常常免费分享干货,看似白费力气,实则培养忠实粉丝群体。当积累足够势能后,商业变现自然水到渠成。
年轻人常困惑何时该坚持、何时该妥协。我的建议是:把时间维度拉长来看。如果眼前的退让能换取未来十倍的发展空间,这样的"屈"就是值得的。就像春耕时弯腰播种,为的是秋收时挺直腰杆收割。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成语不该成为投机取巧的借口。真正的屈一伸万需要精准判断和长远眼光,就像老茶农知道什么时候修剪枝桠能让茶树来年更茂盛。把握好进退的节奏,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稳稳立住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