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ǚ shì lǚ yàn
成语解释:验:有效果。多次试验,都很灵验。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我祖上传得个落花返枝的法术,屡试屡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很合适
繁体字形:屡試屡驗
英文翻译:prove successful in every test
屡:副词。屡次;多次:屡战屡胜。屡教不改。
试:1.实验;尝试:试航。试制。2.考试:试题。口试。
屡:副词。屡次;多次:屡战屡胜。屡教不改。
验:1.检查;察看:验血。验票。2.有效果:屡试屡验。3.证据;凭据:何以为验?
说到“屡试屡验”,很多人会想到“试了又试,次次见效”。但这个词到底该怎么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明每次考试前都坚持刷题,结果成绩稳步提升。朋友问他秘诀,他嘿嘿一笑:“这方法屡试屡验,你试试?”你看,这里既强调了重复实践,又暗示了方法本身的有效性。
问题来了:为什么“屡试屡验”比单纯说“有效”更有说服力?关键在于这个词自带时间维度——不是一次偶然成功,而是经过反复验证的稳定结果。就像老张用陈皮泡水治咳嗽,街坊邻居学了都说好,这种群体验证的经验天然让人更信服。
不过要注意,这个词用不好容易显得固执。比如同事总用同一套方案应对新项目,还念叨“我这招屡试屡验”。这时候就该思考:环境变化了,过去的方法真能持续奏效吗?我个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区分“坚持有效方法”和“拒绝迭代更新”的边界。
换个生活场景:健身教练教学员做深蹲,前三个月效果显著,但半年后遇到瓶颈。这时候如果还强调“屡试屡验”,反而可能耽误进步。这时候需要补充新动作,就像手机系统需要升级——可靠性和创新性其实可以共存。
有趣的是,这个词在科技领域反而用得少。工程师修复程序漏洞时,宁可说“已通过20次压力测试”,也不会用“屡试屡验”来汇报。这种差异恰恰说明:传统智慧讲究经验传承,现代科学更看重可量化的验证过程。
最后分享个观察:老一辈人特别钟爱这个词,或许因为他们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任何经过生存考验的方法都值得反复使用。而年轻人更倾向“快速试错”,这两种思维没有绝对优劣,关键看应用场景——腌泡菜要按老方子,做直播可得天天想新梗。
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需要屡试屡验的稳定性,还是另辟蹊径的突破性?答案或许就藏在问题的本质里。毕竟,世界上既有一成不变的物理定律,也有瞬息万变的市场风向,找准坐标才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