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ǎn
  • r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ǚ xiǎn ruò yí

成语解释:见“履险如夷”。

成语出处:《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繁体字形:履險若夷

英文翻译:handle a crisis without difficulty

履险若夷的意思

履: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险:1.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险地。险峻。山高水险。这条盘山公路弯道多,很险。2.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险。无险可守。3.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冒险。保险。脱险。险症。巡堤查险。4.狠毒:阴险。险诈。5.险些:险遭不幸。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夷:1.平坦;平安:化险为夷。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夷弹。夷为平地。3.灭掉;杀尽:夷灭。夷族。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夷。四夷。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夷情。华夷杂处。6.姓。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身处危险或压力之中,却表现得像在公园散步一样从容?这正是成语"履险若夷"的生动写照。比如某次项目危机中,项目经理小李面对突发的技术故障,边啃着早餐包子边部署解决方案,这种举重若轻的状态让团队士气大振。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有些人能在危急关头保持这样的淡定?关键或许在于"把异常当日常"的思维转换。就像常年穿梭山路的邮差,别人眼中的悬崖峭壁,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上班必经之路。这种心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持续面对挑战养成的"风险免疫力"。

记得去年台风天目睹的暖心一幕:便利店老板在积水漫过门槛时,不慌不忙地架起防汛板,转身还给浑身湿透的外卖员递上热毛巾。这种将危机应对融入日常的智慧,恰恰印证了"险"与"夷"的辩证关系——当我们把突发状况纳入预期,惊涛骇浪也会变成可控的涟漪。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履险若夷"有了新的时代注解。初创公司CEO王女士的案例很具代表性:当同行还在为直播带货的技术问题焦头烂额时,她的团队早已把各种突发状况编成应急预案剧本,甚至专门设置了"惊喜彩蛋"环节来化解意外状况。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生存智慧,正在重塑现代商业的风险应对逻辑。

观察身边那些真正践行这个成语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特质:既不全盘否定风险的存在,也不过分夸大其威力。就像经验丰富的登山向导,既清楚记得每处暗冰的位置,又能如数家珍般讲述沿途的风景故事。这种在谨慎与从容之间的精准平衡,或许就是应对不确定时代的最佳生存策略。

说到底,"履险若夷"不是要我们故作镇定,而是培养一种动态适应的能力。就像冲浪者顺应浪涌调整姿态,在起起落落中寻找前行节奏。当这种能力内化为本能反应,那些曾让我们手足无措的挑战,终将成为丈量成长脚步的特别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