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ù jí jiàn jí

成语解释: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繁体字形:屨及劍及

英文翻译:Reach for the sword

屦及剑及的意思

屦:古时用麻、葛等做成的鞋。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剑:1.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是细长的钢条,无刃,顶端为一小圆球。2.(Jiàn)姓。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成语评论

什么是“屦及剑及”?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含义其实非常实用。故事出自《左传》,讲的是楚庄王得知使者被杀后,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佩剑都来不及挂稳,就冲出去召集军队复仇的场景。后人用它形容行动迅速、反应果断——比如你正开会时突然接到客户紧急需求,立刻停下手头事务协调资源解决,这就是“屦及剑及”的现代版演绎。

为什么古人用“屦”和“剑”来表现急迫感?想象春秋时期的着装:古人需先弯腰穿好麻绳编织的屦(jù,古代鞋子),再起身佩戴沉重的青铜剑。如果连这两个基本动作都顾不上完成,可见事情紧急到何种程度。就像今天你接到家人急诊电话,可能连拖鞋都来不及换就冲出门,这种生理性的应急反应古今相通。

职场中的“屦及剑及”往往带来双刃剑效应。去年我们团队遇到系统宕机事故,技术主管小王三分钟内召集全员上线排查,两小时完成修复,客户点赞称这是“闪电式响应”。但另一次市场部为抢热点凌晨三点群发方案,结果错别字连篇遭群嘲。及时不等于盲目,如同穿鞋佩剑虽急,总要确认鞋带系紧、剑柄握牢。

有人问:现代社会讲究“慢生活”,这个成语是否过时了?其实关键在于区分轻重缓急。上周邻居张阿姨发现独居老人摔倒在楼道,她扔下刚买的菜跑去搀扶,事后老人家属送来锦旗。这种该快则快的态度,比任何时候都珍贵。就像成语里的楚庄王,复仇固然重要,但他随后冷静部署战术,说明迅速启动与周密执行并不矛盾

从个人经验看,我们常陷入两种极端:要么拖延症发作错失良机,要么火急火燎忙中出错。去年我负责展会筹备,提前两个月就完成展台设计,却在最后三天发现物料尺寸错误。正是“屦及剑及”的启示让我连夜联系印刷厂,用加急服务挽回局面。这件事教会我:预案周全才能给应急反应留出空间,就像消防员装备整齐才能在警铃响起时即刻出动。

下次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妨想想这个带着青铜器回响的成语。它不仅是历史典故,更是穿越千年的行动哲学:当鞋带与剑穗同时飘扬在疾驰的风中,那正是人类面对挑战时最生动的姿态——既要有分秒必争的敏锐,也要有系紧鞋带的细致,这才是“屦及剑及”留给当代的真正启示。

"屦及剑及"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