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yǒng
  • g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ù jiàn yǒng guì

成语解释: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刑罚既重又滥

繁体字形:屨賤踴貴

英文翻译:Humble, ardent and precious

屦贱踊贵的意思

屦:古时用麻、葛等做成的鞋。

贱:1.价钱低:贱价出售。2.地位低下:卑贱。贫贱。3.卑鄙;下贱:贱货。贱骨头。4.谦辞。称有关自己的:贱躯。5.轻视;瞧不起:人皆贱之。

踊:往上跳:踊跃。

贵:1.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绸缎比棉布贵。春雨贵如油。2.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贵。可贵。3.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贵有自知之明。锻炼身体,贵在坚持。4.地位优越(跟“贱”相对):贵族。贵妇人。达官贵人。5.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姓。贵国。高抬贵手。6.姓。

成语评论

说到“屦贱踊贵”这个成语,许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字面上看,“屦”是草鞋,“踊”是假肢,原意是草鞋便宜、假肢反而贵——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反常识?其实这个出自《左传》的成语,背后藏着个关于社会现状的隐喻故事。

举个例子:春秋时期某个国家滥用酷刑,导致大量犯人被砍脚。街上拄拐杖的人多了,草鞋没人买自然降价;而安装假肢的需求暴涨,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这时有大臣用“屦贱踊贵”劝谏国君,暗示严刑峻法已让社会失衡。你看,这个成语其实在说:当某种现象反常到连商品价格都“倒挂”时,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社会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某地突然流行整容,导致正规医院手术费飙升,而普通护肤品却滞销打折。虽然场景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异常需求改变市场规律”。这种价格倒挂就像报警器,提醒我们注意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最妙的是用生活化的物价变化,映射复杂的社会问题。就像现在某些城市房租暴涨但空置率奇高,表面是市场行为,实际可能暗含投机炒作。当我们发现某个领域的定价出现“屦贱踊贵”式的反常,或许该多问一句: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群体焦虑或制度漏洞?

观察当下,共享单车坟场与充电宝涨价齐飞,网红店排队三小时与街边老店倒闭同在,这些现代版的“价格倒挂”现象,何尝不是新时代的社会信号灯?读懂这些信号,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清醒地看待眼前的世界。

"屦贱踊贵"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