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ún jī jū qí

成语解释:谓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

成语出处:邓子恢《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通过重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屯积居奇,贱买贵卖和充斥市场的洋货,吸吮着闽西人民的鲜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商人等

繁体字形:屯积居奇

英文翻译:store up goods to make a good bargain

屯积居奇的意思

屯:[tún]1.聚集;储存:屯粮。2.驻扎:屯兵。3.村庄。多用于地名,如皇姑屯(在辽宁)。[zhūn]困难。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成语评论

“囤积居奇”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古早味,但放到今天依然挺有画面感。比如老张听说猪肉要涨价,一口气囤了半冰柜的排骨,结果市场供应恢复后肉价暴跌,他只能天天炖排骨汤喝到反酸。这算不算“囤积居奇”?其实不完全算——老张的囤货量顶多影响自家餐桌,还没到能扰乱市场的级别。

那什么样的才算典型例子?举个历史案例:宋朝有商人把江南的稻米运到北方灾区,故意压仓半年不卖,等粮价涨了十倍才出货。这时候官府派人查粮仓,发现老鼠都吃得油光水滑。这种行为不仅推高物价,还让真正需要粮食的人买不起,这才是成语背后想批判的投机心态。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电商平台搞“限量预售”“饥饿营销”,算不算新型囤积居奇?我觉得这里有个关键区别:商家公开告知库存量,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溢价购买,这更像市场行为。而真正的囤积居奇往往伴随着信息不透明和人为制造恐慌,比如2020年某些人私下囤积口罩转卖,导致医院采购困难,性质就完全不一样。

最近两年年轻人爱炒鞋、炒盲盒,是不是也有点这个味道?从经济学角度看,当商品被赋予超出使用价值的金融属性时,确实容易出现价格虚高。但和传统囤积居奇不同,这类现象更多是群体消费心理驱动,而非单纯靠控制物资量来操纵市场。就像前阵子某款球鞋被炒到三万块,其实仓库里存货堆成山,但大家就是愿意为那个logo买单。

说到个人看法,我觉得适度投机是市场常态,但突破道德底线的囤积行为就像往汤里撒老鼠屎。现代社会有反垄断法、物价监管,还有社交媒体随时曝光,其实留给传统囤积居奇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倒是那些打着“理财”“众筹”旗号的新套路更值得警惕——毕竟用APP囤虚拟玉米和囤实体粮食,对市场秩序的破坏力可能不相上下。

下次看到超市大妈抢购打折卫生纸时,别急着笑人家。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个“小囤货商”,区别在于有人囤的是物资,有人囤的是焦虑。与其笑话别人,不如多看看天气预报——知道明天要下雨的人,从来不会在艳阳天里嘲笑带伞的行人。

屯积居奇的造句

  1. 造句 其实宣铁吾不过是想借机煞煞杜月笙的威风,打击一下屯积居奇。
  2. 造句 谨防一些不法场商乘猪源紧张,或屯积居奇或以劣充优或以商充种。
  3. 造句 对有油不供屯积居奇者严惩不贷。
  4. 造句 当时香港正值物价飞涨,市民们对商人屯积居奇、牟取暴利的所作所为非常愤怒,一致认为应该采取措施加以遏止。
  5. 造句 此外,政府部门还将采取专项检查和整顿,对屯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保持市场秩序的稳定。
  6. 造句 顾名思义,异人就像一件奇货(股票),可以屯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
  7. 造句 当局的本意是统一调配非典防治用品,防止有人屯积居奇。
  8. 造句 “在防治非典期间,对屯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行为,一定要给予严肃查处,对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
  9. 造句 公安、工商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借机屯积居奇、哄抬农药物价、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和农机设备的商家。
  10. 造句 任何年代都有人发灾难财,宣威有不少商贩把粮荒当成了自己发横财的机会,屯积居奇,哄抬米价。

"屯积居奇"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