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n huí lù zhuǎn
成语解释:形容山势环绕,山路曲折
成语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形容山区状况
繁体字形:山迴路轉
英文翻译:summit amidst surrounding elevations and winding roads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回:1.曲折环绕:回旋。巡回。迂回。回形针。峰回路转。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回家。回乡。送回原处。3.掉转:回头。回过身来。4.答复;回报:回信。回敬。5.回禀。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回了。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来了一回。听过两回。那是另一回事。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9.回族:回民。10.姓。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书报阅后,请放回原处。
路:1.道路:陆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遥知马力。3.(路儿)途径;门路:生路。活路儿。4.条理:理路。思路。笔路。5.地区;方面:南路货。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7.种类;等次:这一路人。哪一路病?。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四路纵队。9.姓。
转:[zhuǎn]1.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转身。转脸。转换。转移。好转。向左转。向后转。转败为胜。由阴转晴。2.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见等传到另一方:转达。转交。转送。这封信由我转给他好了。3.姓。[zhuàn]1.绕着某物移动;打转:转圈子。转来转去。2.绕一圈儿叫绕一转。[zhuǎi]转文:他平时好转两句。说大白话就行,用不着转。
“山回路转”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举个例子:老王开车去山区旅游,导航显示只剩五公里,可山路左拐右绕,愣是绕了半小时才到目的地。他下车后擦了把汗说:“怪不得古人用‘山回路转’形容山路难行,这弯弯绕绕的,比走迷宫还费劲!”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写真实的山路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张,刚入职时连复印机都不会用,三个月后竟成了部门效率标兵。同事们感叹:“职场这条路啊,真是山回路转——谁能想到他进步这么快?”这说明成语的妙处在于,既能表现具象的曲折道路,也能比喻抽象的成长过程。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我曾在川藏线自驾时深有体会:当越野车在七十二道拐盘旋上升时,每转一个弯都能看到全新风景。这让我联想到,人生很多看似曲折的经历,其实都在铺垫新的机遇。就像去年邻居李婶开的包子铺,疫情期间差点倒闭,结果转型做冷冻食品后,现在成了社区团购的供货商。
有人质疑:现代交通发达了,这个成语会不会过时?恰恰相反。现在年轻人常说的“职场PUA”“35岁危机”,本质上都是人生路上的“山回路转”。上周参加同学会,发现当年成绩垫底的小赵,现在经营着三家剧本杀门店。他举着酒杯笑道:“当年觉得考不上大学天都塌了,谁想到现在反而吃上了‘玩’的饭?”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自带“柳暗花明”的基因。就像手机导航里的重新规划路线功能,重要的不是避开所有弯路,而是持续前进的能力。我家楼下修了半年的地铁站,围挡拆掉那天,原本绕路二十分钟的路程缩短到三分钟,这不正是城市建设版的“山回路转”吗?
与其说这是个描写困难的成语,不如说是对生命韧性的礼赞。前些天看到菜市场卖豆腐的老刘,三轮车被城管暂扣后,他改用电瓶车流动售卖,生意反而更好了。这种在困境中主动寻找出路的态度,或许才是“山回路转”真正的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