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n jī yìng shuǐ
成语解释:山鸡映水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第三卷:“山鸡爱其羽毛,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黄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自我欣赏
繁体字形:山鶏暎水
英文翻译:The pheasant reflects the water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映:1.照:炉火把他的脸映得通红。映射。2.因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新片上映。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提到“山鸡映水”,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成语感到陌生。其实它源自一个有趣的故事:山鸡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被美丽的羽毛吸引,结果沉迷其中忘了觅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过度关注自我形象或沉迷于虚幻的赞美。比如职场中,小王因为同事夸他PPT做得好,每天花三小时调整配色却忽略内容深度,这就是典型的“山鸡映水”。
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状态? 心理学发现,获得外界认可能快速激活大脑奖赏机制。就像刷朋友圈时,一条点赞能让人立刻感到愉悦。但这种“即时满足”如同甜食,吃多了反而影响正餐——当我们过分追求表面认可,就容易忽视真正需要深耕的领域。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自媒体创作者小美。她最初拍摄科普视频是出于兴趣,但随着粉丝暴涨,她开始每天查看数据波动,把选题方向完全交给流量算法。半年后,虽然播放量稳定,但她坦言:“感觉自己变成了数据的人形看板。”这种状态恰如成语中的山鸡,被倒影困住了飞翔的能力。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设置“反思闹钟”。每当完成某个阶段性目标,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件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的时间投资是否偏离了主航道?”就像农民种地,既需要定期除草,也要记得播撒新种。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数字时代显得尤为警醒。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容易获得即时反馈——社交媒体点赞、工作群里的“大拇指”、购物软件的好评返现。但真正持久的成长,往往发生在那些没有掌声的坚持里。就像登山者不会因为山脚的喝彩停下脚步,专注目标的人懂得欣赏倒影之美,却不会被水面困住翅膀。
下次当你对着手机屏幕整理发型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外在的认可如同湖面涟漪,终究会消散;而内在的笃定,才是托起人生的不竭源泉。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或许就是现代版“山鸡”的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