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lì xī dí
成语解释: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成语出处: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指不相上下
繁体字形:工力悉敵
英文翻译:force and skill do match
工:1.工人和工人阶级:矿工。钳工。瓦工。技工。女工。工农联盟。2.工作;生产劳动:做工。上工。加工。勤工俭学。省料又省工。3.工程:动工。竣工。4.工业:化工(化学工业)。工交系统。5.指工程师:高工(高级工程师)。王工。6.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工。7.(工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做工。8.长于;善于:工诗善画。9.精巧;精致:工巧。工稳。10.姓。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悉:1.知道:熟悉。知悉。2.尽,全:悉力。悉数归公。
敌: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军。2.敌人:仇敌。残敌。分清敌我。3.对抗;抵挡:所向无敌。寡不敌众。4.(力量)相等的:匹敌。势均力敌。
小明和小张同时参加编程比赛,两人的代码不仅效率相当,界面设计也各有千秋。评委们讨论了半天,最终表示:"这俩人真是工力悉敌,实在难分高下!"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到底在强调什么?其实它就像篮球赛里的加时赛,双方实力完全对等,胜负全看临场发挥。
记得去年公司设计部竞标项目时,两组团队提交的方案让甲方直挠头。A组的交互设计像丝绸般顺滑,B组的数据可视化堪比科幻电影。总监拿着两份文件感叹:"这可不就是工力悉敌的现实版?"这里隐藏着一个职场智慧:当专业能力旗鼓相当时,细节处的创意往往能成为破局关键。
书法课上,老师把我和同桌的作业并排贴在黑板上。我的楷书方正如松,他的行书流水似云,同学们开始押注谁能得优。这种工力悉敌的较量让我突然明白:竞争不是非黑即白,就像两棵同样挺拔的竹子,各自朝着不同方向生长,却能构成更美的竹林景观。
有次陪孩子看动画片,发现主角和反派的魔法水平总是恰好持平。这让我想到,故事创作中的"工力悉敌"就像跷跷板游戏——势均力敌的对抗才能让情节保持张力。下次当你觉得生活陷入僵局时,不妨看作是两个高手在过招,这种平衡本身就可能孕育着新的突破点。
老茶客常说,顶级龙井和碧螺春就像武林中的两大宗师。前者带着炒青的锐气,后者裹着果香的柔劲,在茶杯里演绎着工力悉敌的千年茶道。这提醒我们:真正的高手过招不必你死我活,就像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完全可以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光彩。
最近健身时发现个有趣现象:当两组训练重量完全相当时,肌肉的灼烧感反而更强烈。这或许就是"工力悉敌"的生物学解释——势均力敌的对抗能激发最大潜能。所以下次遇到强劲对手时,不妨像对待健身伙伴那样,把竞争变成共同进步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