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ǎo fā qí zhòng
成语解释: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武本纪》:“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补语;指善于判断而每能应验
繁体字形:巧發奇中
英文翻译:a clever , penetrating remark
巧: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巧干。能工巧匠。他的手艺很巧。2.(手、口)灵巧:心灵手巧。他嘴巧,学谁像谁。3.恰好;正遇在某种机会上:恰巧。偏巧。凑巧。巧遇。来得真巧。我一出大门就碰到他,真巧极了。4.虚浮不实的(话):花言巧语。5.姓。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巧发奇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玄乎,其实它说的就是“用巧妙的方法,意外地达到目标”。举个生活化的例子:你家的老式电脑突然黑屏,你既没拆机也没查手册,只是拔掉电源线等了一分钟再插回去——嘿,居然正常开机了!这算不算“巧发奇中”?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碰运气吗?”其实不然。比如社区里张大爷修漏水的水管,他没用专业工具,而是用橡皮筋和塑料袋临时固定。三天后物业上门维修时,发现他的土办法居然完全止住了渗漏。这种“巧”背后是对问题的观察力,而“奇中”则是解决方案与实际情况的精准契合。
职场中也有典型案例。同事小王面对客户的刁难,没有按常规流程解释,反而讲了个自己网购踩雷的糗事。客户听完哈哈大笑,不仅撤销投诉还成了长期合作伙伴。这里的关键在于:当常规路径受阻时,换个角度反而能四两拨千斤。
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历史上诸葛亮空城计退敌,现代产品经理用表情包化解用户矛盾,本质上都是“巧发奇中”。这种能力是否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我的观察是:保持对细节的敏感度,建立跨领域知识库,关键时刻就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解法。
现在很多家长教孩子解数学题,会鼓励“用两种不同方法验证答案”。这种思维训练其实就在培养“巧发奇中”的潜力。就像医生诊断疑难杂症时,有时化验报告还没出,凭患者指甲颜色变化就能锁定病因——经验的积累让偶然变成了必然。
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某个素人博主因为用拖把演示物理原理突然爆火。看似偶然的走红,实则是创作者把深奥知识嫁接到生活场景的必然。这种内容创作思路,不就是新媒体时代的“巧发奇中”吗?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瓶颈时,与其抱怨“方法都用尽了”,不如试试转换坐标系。就像解开缠死的耳机线,突然换个方向扭转反而迎刃而解。这种思维弹性,或许就是“巧发奇中”给予现代人最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