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ī yán dào zūn
成语解释: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成语出处:《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師嚴道尊
英文翻译:a master must be stern in order to teach the students to respect learning
师:1.传授知识、技术的人:教师。2.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术的人:工程师。理发师。3.效法:师法。4.榜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5.军队:出师。劳师动众。6.军队编制单位。在军之下,团之上。7.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8.对和尚、尼姑的尊称:禅师。师太。
严:1.严密;紧密:严紧。戒严。谨严。把瓶口封严了。他嘴严,从来不乱说。2.严厉;严格:庄严。威严。严办。严加管束。纪律很严。3.程度深;厉害:严冬。严寒。严刑。4.指父亲:家严。5.姓。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尊:1.地位或辈分高:尊长。尊卑。尊亲。2.敬重;尊崇:尊敬。自尊。尊师重教。3.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尊府。尊驾。尊姓大名。4.a)用于神佛塑像:一尊佛像。b)用于炮:五十尊大炮。5.同“樽”。
“师严道尊”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上课总爱开小差,但遇到特别敬业的李老师后,他不仅认真记笔记,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为什么?因为李老师不仅讲课生动有趣,还会在课后耐心解答疑问——这种对教学的真挚投入,让学生自然产生敬畏之心,这就是“师严道尊”的具象化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强调平等交流,老师还需要保持“威严感”吗?其实这里的“严”不是板着脸训人,而是指专业态度和责任心。去年我参加烘焙课程时,遇到位从业二十年的西点师傅。他从不摆架子,但演示裱花手法时连手套褶皱都要整理平整,这种细节处的严谨,反而让我更愿意主动遵守操作规范。
有趣的是,“师严道尊”的效果会双向流动。某中学曾推行“学生给老师写评语”活动,结果发现那些获得高评价的老师,往往既有清晰的教学框架,又会蹲下来听学生吐槽作业难度。就像小区里教孩子骑自行车的张叔,他总是一手稳稳扶着车后座,一手比划着讲解平衡要领——既提供安全感,又传递经验价值。
观察身边的教育场景会发现,真正被学生记住的老师未必最严厉。邻居王阿姨退休前是位语文老师,她有个特别的规矩:批改作文必须用三种颜色笔。红色标错别字,绿色划精彩句,蓝色写改进建议。二十年后同学聚会上,大家印象最深的不是她批评过谁,而是那些跳动的彩色批注里藏着的用心。
在知识获取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师严道尊”的内涵正在悄然变化。上周参观科技馆时,讲解员姐姐用全息投影演示黑洞原理,孩子们围着她追问“虫洞能不能当捷径”。她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大家用VR设备模拟太空航行。当教育者既能展现专业深度,又保持对新事物的探索热情,“道尊”便自然存在于这种与时俱进的魅力中。
最后想起个温暖的故事:社区大学里有位教摄影的退伍老兵,每次外拍都带着急救包和驱蚊水。有学员问他为什么,他笑着说:“当老师的不仅要教技术,更要保证你们能安全享受学习过程。”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所谓“师道尊严”,本质上是用专业能力与人文关怀共同编织的安全网,让求知者敢于在探索的路上纵情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