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ī lǎo bīng pí
成语解释: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成语出处:《魏书 许谦传》:“慕容无道,侵我疆场,师老兵疲,天亡期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師老兵疲
英文翻译:the troops have been in operation too long and soldiers are extremely tired
师:1.传授知识、技术的人:教师。2.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术的人:工程师。理发师。3.效法:师法。4.榜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5.军队:出师。劳师动众。6.军队编制单位。在军之下,团之上。7.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8.对和尚、尼姑的尊称:禅师。师太。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疲:1.身体劳累的感觉:疲乏。疲倦。疲劳。疲惫。疲敝。精疲力尽。2.懈怠,不起劲:疲塌。疲软。
提起"师老兵疲"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战场。比如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对峙三年,士兵们穿着磨破的铠甲,握着生锈的兵器,连举旗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不就是典型的"师老兵疲"吗?当军队长期处于作战状态,再精锐的部队也会变成强弩之末。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师老兵疲的军队注定失败?其实核心在于"势"的变化。就像拉紧的皮筋超过弹性限度就会断裂,士兵的体力和士气都有承受极限。北宋伐辽时,二十万大军冒雪行军,等抵达幽州城下,冻伤者已超过三成,这种状态下别说攻城,连自保都成问题。
现代职场中同样存在类似现象。某互联网公司的"996"项目组连续加班半年后,程序员小张在工位上突然昏倒。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当团队持续高压运转,工作效率反而会断崖式下跌,创意枯竭、错误频发,这时候最需要的不是打鸡血,而是让团队真正喘口气。
我观察过不少创业案例,发现很多失败不是方向错误,而是创始人不懂"收势"。就像马拉松选手全程冲刺,结果三十公里就抽筋退赛。有个做餐饮的朋友,前两年疯狂扩张八家分店,现在天天为发工资发愁,这不正是现代商业版的师老兵疲吗?
有个有趣的对照实验:两组学生准备考试,A组每天学习14小时,B组每天学习8小时加1小时运动。最终B组成绩反而高出15%。这说明合理分配精力比盲目堆时间更重要。当我们感觉做事越来越吃力时,或许该像老农照料庄稼那样,学会给生活"休耕期"。
最后分享个亲身经历:去年连续写作三个月后,我突然发现连500字的文章都写不顺。后来休假两周,每天爬山钓鱼,再回来时灵感居然自动往外冒。这让我明白,所谓"坚持就是胜利"也要看具体情况,弹簧压到底部时,松开反而能弹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