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n míng cǎi yù
成语解释: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终军传》:“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繁体字形:干名採譽
英文翻译:seek publicity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采:[cǎi]1.摘取:采茶。2.选取;搜集:采用。采购。采风。3.挖取(矿藏):采矿。采油。4.神态;精神:丰采。兴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3.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誉:1.名誉:荣誉。誉满全国。2.称赞:毁誉。誉不绝口。3.姓。
“干名采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放到生活里其实很常见。比如某位网红为了涨粉,特意去养老院拍“送温暖”视频,拍完就走人,既不关心老人需求也不持续行动——这就是典型的“用手段博取名声”。这种行为像给气球打气,表面膨胀得快,但一松手就瘪了。
为什么人们会掉进这个陷阱?或许因为“快速见效”的诱惑太大。就像考试前通宵背书的学生,虽然分数可能提高,但知识根本没进脑子。有位作家朋友曾坦白:“年轻时出书专挑热点话题写,销量确实好,但现在回头看那些书,就像快餐包装纸一样没价值。”
在职场中也存在类似现象。隔壁部门主管要求员工每天加班摆拍“奋斗照片”发工作群,实际工作效率反而下降。这让我想起老家菜市场卖水果的摊贩——往烂苹果上贴新鲜标签的,往往比不过老实摆货的常青摊主。
如何辨别真诚与造作?关键看行为是否创造真实价值。就像判断蜂蜜真假不能只看颜色,得尝味道。去年社区评选“最美志愿者”,有位阿姨二十年如一日帮邻居收快递从不上报,反而比那些摆拍公益的人更受尊重。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更需要“慢名声”。好比种果树,急着摘青果的只能得到酸涩,等自然成熟的才有甜味。那些靠真本事赢得的口碑,就像老房子的地基,风吹雨打反而更牢固。与其费心设计人设,不如把力气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时间自会给出公正的评分表。
说到底,名誉应该像影子,当我们面向阳光踏实做事时,它会自然跟在身后。要是总想着转身抓影子,反而会摔倒在追逐的路上。这或许就是成语“干名采誉”给当代人最实在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