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n gān cuì cuì
成语解释: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成语出处:曹禺《雷雨》序:“鲁大海自然要个硬性的人来演,口齿举动不要拖泥带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繁体字形:干干脆脆
英文翻译:Dry and crisp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脆:1.容易折断破碎(跟“韧”相对):这种纸不算薄,就是太脆。2.(较硬的食物)容易弄碎弄裂:脆枣。这瓜又甜又脆。3.(声音)清脆:她的嗓音挺脆。4.说话做事爽利痛快;干脆:这件事办得很脆。
脆:1.容易折断破碎(跟“韧”相对):这种纸不算薄,就是太脆。2.(较硬的食物)容易弄碎弄裂:脆枣。这瓜又甜又脆。3.(声音)清脆:她的嗓音挺脆。4.说话做事爽利痛快;干脆:这件事办得很脆。
成语是中文里的"压缩包",四个字能装下一箩筐故事。比如"画蛇添足",明明已经画好蛇了偏要添脚,现在用来形容多此一举的行为。上周同事给方案加了个花哨封面反而被老板批评,这就是活生生的现代版"画蛇添足"。
有人问:成语和普通词汇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画面感。说"做事要专注"是陈述道理,用"心无旁骛"却能让听者眼前浮现老僧打坐的画面。就像我教女儿写作业时,用"囫囵吞枣"比说"别急着翻页"更让她记住要细嚼慢咽。
成语使用有个隐藏技巧——看场合。新人入职培训时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是鼓励,项目复盘时说就成了暗讽鲁莽。有次甲方反复修改方案,我笑着打趣"您这是精益求精啊",其实心里想的是"朝令夕改",这就是成语的社交智慧。
我发现当代年轻人正在重塑成语。短视频里"守株待兔"被用来调侃等外卖的宅男,"刻舟求剑"成了打卡网红店的比喻。这种创新用法让两千年前的智慧活在手机屏幕里,就像把青铜器改造成蓝牙音箱,既保留文化基因又接通现代生活。
最近读到某品牌用"愚公移山"宣传环保理念,这种跨时空的碰撞特别有意思。成语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更像是乐高积木,每个时代都能拼出新造型。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想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隔壁部门的经验就是你的解题钥匙。
语言学家说每个成语都是文化密码本,我倒觉得它们更像Wi-Fi信号。当你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瞬间就能和两千年前的孔子连上线。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中文最迷人的地方。下次聊天时甩出个恰当成语,保证比发emoji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