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án
  • gāo
  • wàng
  • zh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án gāo wàng zhòng

成语解释:年纪大,声望高。

成语出处: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而且不仅知识青年的自由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年高望重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马寅初先生,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年高朢重

英文翻译:be full of years and honour

年高望重的意思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望:1.看;向远处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无际。2.拜访;问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丰收在望。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威望。一乡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词。向;朝:他望我们点头微笑。8.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成语评论

年高望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年纪大且德高望重的人。比如:“村里修桥的事,大家一致推举张爷爷主持,毕竟他年高望重,说话有分量。”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年纪大的人更容易获得信任?其实,这不仅关乎年龄,更与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品格相关。

再举个职场例子。一家公司面临重大决策时,董事会特意请回退休多年的老董事长参与讨论。有人可能会问:“年轻高管难道不够专业吗?”实际上,年长者的价值在于他们经历过更多行业起伏,能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就像老董事长说的:“风险不是坏事,但得知道何时踩刹车。”这种智慧往往需要时间沉淀。

不过,“年高望重”是否意味着年轻人无法获得同等尊重?答案是否定的。我曾见过三十多岁的社区工作者被居民称为“小老师”,因为他办事公正又热心。可见,真正的威望源于行动而非年龄。只不过在传统文化中,年长者确实更容易被默认赋予权威——这是社会惯性,也是集体经验的体现。

换个角度看,现代社会对“年高望重”有了新诠释。比如一位七十岁的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人生感悟,吸引数十万年轻人关注。评论区常见这样的留言:“虽然隔着屏幕,但能从文字里感受到长辈的温暖。”这说明,只要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年龄反而会成为独特的优势。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年轻与否,真正的“望重”离不开两点:一是持续积累的能力,二是始终如一的品行。就像一棵百年老树,年轮不仅是岁月的证明,更是抵御风雨的勋章。当我们谈论“年高望重”时,本质上是在致敬那些用时间打磨出的生命厚度。

年高望重的造句

  1. 造句 王大爷在村里可算是年高望重。
  2. 造句 吕布因王允位列三公,年高望重,不敢越礼,口中自称小将。
  3. 造句 其中对年高望重的唐绍仪,土肥原尤为看重。
  4. 造句 然而,通过我的内线罗默尔太太,我了解到了最重要的信息;因为罗默尔太太是一个年高望重的人,所以我才允许她偶尔给我传话。
  5. 造句 以这一干人在京畿路卧虎藏龙的高手里,颜鹤发可以说是年高望重,他既是“迷天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