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uáng xià ān chuáng
成语解释: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
成语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九:“[邵雍]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多此一举
繁体字形:牀下安牀
英文翻译:Bed under the bed
床:1.供睡觉用的家具。2.像床的东西:冰床。机床。3.某些东西中起托架、支撑作用的部分:牙床。琴床。4.某些像床的地面、地貌:河床。5.量词。用于被褥等:一床被子。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床:1.供睡觉用的家具。2.像床的东西:冰床。机床。3.某些东西中起托架、支撑作用的部分:牙床。琴床。4.某些像床的地面、地貌:河床。5.量词。用于被褥等:一床被子。
“床下安床”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原本的床下再放一张床,用来比喻重复、多余或无意义的累赘行为。比如有人为了“保护地板”,给新买的实木床又加装了一层塑料垫,结果反而让房间显得拥挤,这就是典型的“床下安床”。
问:为什么人们会做这种看似多余的事?其实背后往往藏着对“安全”或“完美”的过度追求。比如工作中,明明用一份表格就能说清楚的数据,有人非要再做一个PPT补充说明,结果耗费时间不说,信息反而变得更难理解。
生活中这类现象随处可见。记得有次朋友装修新房,给每个柜子都装了感应灯带,最后连找双袜子都要摸黑找开关。他后来苦笑着说:“这和成语里说的床下安床简直一模一样——功能没实现,倒添了新麻烦。”
问:怎么判断某个行为是否属于“床下安床”?关键在于看“新增动作”是否真正解决问题。比如在手机壳里塞防尘塞,结果充电口反而更容易积灰;给宠物狗穿鞋防脏,却导致它走路打滑。这些看似周到的安排,往往违背了事物原本的设计逻辑。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尤其容易催生这种现象。商家推出一堆“提升生活品质”的小物件,短视频里教人“必备的10个收纳神器”,结果很多人买回家才发现,这些东西本身就成了需要收纳的负担。这种循环恰如成语的生动写照。
换个角度看,“床下安床”也提醒我们简化思维的重要性。就像写文章时,与其堆砌华丽的形容词,不如用精准的动词传递画面;做产品设计时,减少不必要的按钮反而能提升用户体验。有时候,克制比添加更需要智慧。
最后想说,这个古老的成语在今天依然鲜活。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在追求“更好”的过程中,记得停下来问自己:此刻的努力,是真的在打地基,还是在给已经稳固的地基徒增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