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āi kē qǔ shì
成语解释: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为国求贤,这是何等大典。”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科举选拔人才
繁体字形:開科取士
英文翻译:enlist talents through the old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科:1.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科目。文科。理科。专科。牙科。妇科。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处低,比股高):秘书科。财务科。总务处下面分三个科。3.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科场。登科。开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学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为松科、杉科、柏科等,鸡形目分为雉科、松鸡科等。科以下为属。6.姓。7.法律条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罚):科刑。科罪。科以罚金。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开科取士”这个成语,原本指的是古代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用:“古代皇帝开科取士,寒门子弟十年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命运就此改写。”这种制度虽然带有历史局限性,但它打破了贵族垄断,给了普通人上升的机会。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开科取士”能成为社会流动的通道?其实核心在于“标准化竞争”。就像今天的高考,虽然总有人质疑它的公平性,但至少为大多数人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奋斗路径。比如现代企业招聘时设置笔试环节,本质上也是“开科取士”的变体——用统一标准筛选能力达标者。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对现代人的启发是什么?我认为是“规则透明化”的重要性。比如某公司内部竞聘,如果领导提前公开考核标准,员工就能像古人备考科举一样有针对性地努力。反之,若规则模糊、全靠人情,反而会打击积极性。
不过有个问题值得思考:标准化考试是否真能选出最合适的人才?唐代诗人李贺因为父亲名字犯讳被剥夺考试资格,说明古代科举也存在机械化的弊端。就像今天某些考试过度强调分数,反而可能埋没有特殊才能的人。因此,现代社会的“开科取士”需要更灵活的补充机制,比如面试、实践考核等。
个人觉得,“开科取士”的精神内核至今仍未过时。它传递的是一种“机会面前人人可争”的积极信号。就像现在年轻人热衷考公务员、参加技能认证,本质上都是在通过制度化渠道争取社会认可。关键在于,我们要不断优化这个“开科”的过程,让它既保持公平,又能适应时代变化。
当你下次看到招聘公告或考试通知时,不妨想想:这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开科取士”?制度或许会迭代,但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底层逻辑,从古至今始终相通。正如一位农村出身的工程师所说:“当年拼命读书考出大山,和古人悬梁刺股求功名,本质上都是想握住人生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