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āi
  • mén
  • jiàn
  • sh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āi mén jiàn shān

成语解释: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成语出处: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写文章

繁体字形:開門見山

英文翻译:come to the point

开门见山的意思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成语评论

开门见山”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咱们先看个例子。张总监在季度汇报会上开场就说:“这次重点解决客户退货率上升的问题”,台下同事瞬间打起精神——这就是典型的开门见山。它像把瑞士军刀,能快速划破客套的包装纸,直指问题核心。

有人可能会问:开门见山会不会太生硬?上周三我参加读书会时,主讲人开场就抛出一句:“今天咱们要破解《红楼梦》里的职场生存法则”。原本低头刷手机的几个听众立刻抬头,眼神像被磁铁吸住似的。可见只要内容有料,直奔主题反而能激活注意力。

在短视频当道的时代,这个成语焕发了新生命。你看那些百万赞的知识类博主,哪个不是前五秒就甩出“三个理财雷区千万别踩”这样的干货标题?我常跟团队说,写方案就要像外卖送餐——把主菜放在最上面,别让客户在包装袋里翻找半小时。

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上周陪朋友相亲,对方刚坐下就说“我月薪八千有房无贷”,吓得姑娘差点打翻咖啡。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开门见山是利器,但需要配合温度计使用——先测测场合的适宜度,再决定要不要掏出来。

观察身边的沟通高手,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能在开门见山和铺陈渲染间灵活切换。就像做菜讲究火候,重要会议直接上硬菜,团建活动就先来点开胃小菜。我自己写邮件时,总会加个“核心结论前置”的标签,这个习惯让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了三成不止。

下次遇到需要快速建立信任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成语的力量。就像拆快递时锋利的开箱刀,用好它,能让思想交流变得更高效顺畅。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他人的时间保持敬畏,本身就是种难得的修养。

开门见山的造句

  1. 造句 这篇文章开门见山点明了主旨。
  2. 造句 要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主题鲜明,开门见山地将文章所要表达的论点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来,接着要举一反三地列举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但论据不能太散,要众星捧月一般围绕主题进行表述,最后的总结要点题,要画龙点睛般精彩。
  3. 造句 住在这裡,最令人心醉的就是开门见山,与陶渊明更有把酒东篱的心契。
  4. 造句 他这人说话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些人不习惯。
  5. 造句 咱们校长做报告开门见山,师生们都喜欢这种作风。
  6. 造句 写作论说文,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破题,也是常见的技巧。
  7. 造句 这个问题,咱们今天不妨就开门见山地谈个明白。
  8. 造句 他一进屋就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
  9. 造句 这篇文章开门见山,落笔就点明了主题。
  10. 造句 尼克松是背水一战,精神抖擞,他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一点都没有他在平时遇到反对时躲躲闪闪的那种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