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én
  • ji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ì wén jiù wǔ

成语解释: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棄文就武

英文翻译:abandon the pen for the sword

弃文就武的意思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就:1.凑近;靠近:迁就。避难就易。2.到;开始从事:就位。就业。就寝。就学。就职。3.被;受:就歼。就擒。4.完成;确定:成就。功成名就。生铁铸就的,不容易拆掉。5.趁着(当前的便利);借着(有时跟“着”字连用):就便。就近。就手儿。就着灯光看书。6.一边儿是菜蔬、果品等,一边儿是主食或酒,两者搭着吃或喝:花生仁儿就酒。7.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就工作经验来说,他比别人要丰富些。8.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我就来。您稍等一会儿,饭就好了。9.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他十五岁就参加革命了。大风早晨就住了。10.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想起来就说。卸下了行李,我们就到车间去了。11.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这类意思):只要用功,就能学好。他要是不来,我就去找他。谁愿意去,谁就去。12.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能力强等:你们两个小组一共才十个人,我们一个小组就十个人。他三天才来一次,你一天就来三次。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他一个人就把它背走了。13.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表示容忍:大点儿就大点儿吧,买下算了。14.仅仅;只:以前就他一个人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15.表示加强肯定:我就知道他会来的,今天他果然来了。我就不信我学不会。那就是他的家。幼儿园就在这个胡同里。16.表示假设的让步,跟“就是”2相同:你就送来,我也不要。

武: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成语评论

提到“弃文就武”,许多人可能会想到“放下笔杆子,拿起枪杆子”的画面。比如《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原本是个爱读书的富家子弟,后来却组织民兵保卫家乡,成了东吴的重要将领。这种转变背后藏着什么问题?为什么有人会放弃原本熟悉的领域,突然选择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举个现代的例子:一位做了十年编辑的文艺青年,突然辞职去学散打,最后成了职业教练。乍看像是冲动,但细想会发现,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会变——年轻时追求思想碰撞,中年可能更渴望体能突破带来的成就感。这种“转换赛道”的行为,本质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新定位。

有人质疑:“弃文就武会不会浪费之前的积累?”其实不然。唐代诗人李贺虽然体弱无法从军,却将战场豪情写入诗句,创造了独特的“长吉体”。可见文与武并非对立,跨界往往能催生新的创造力。就像当代程序员转行做攀岩教练,逻辑思维反而帮助他设计出更科学的训练方案。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选择“文武双修”。白天在写字楼敲键盘的白领,晚上在拳馆练泰拳;博物馆讲解员周末参加野战游戏。这种现象反映出:单一身份已无法满足人对生命完整性的追求。当物质基础稳固后,精神与肉体的平衡发展成为新趋势。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真正成功的“弃文就武”者,往往保留着原先的思维方式。宋代辛弃疾既能写出“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词句,又能带兵打仗。这种兼容并蓄的能力,让跨界不再是简单的放弃,而是在两种维度间搭建桥梁,创造独特的个人价值。

最后想到个有趣的案例:某小说网站创始人是武术冠军出身,他将武侠世界的快意恩仇融入网络文学运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平台。这或许说明,当文武之道真正交融时,产生的能量远超单一领域的深耕。人生道路的选择,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

弃文就武的造句

  1. 造句 潭州人,落科举子,弃文就武,稍通书算,颇有谋略,亦能布阵排兵。
  2. 造句 堂堂圣人弟子,岂可弃文就武,与武弁同流?纵然科举之路暂时阻断,我辈也应潜心研读,以求义理!
  3. 造句 1876年(光绪二年)和1879年,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
  4. 造句 于是童子以读书为至苦,就学校如就囹圄,对师长如对狱吏,恒思半途废业,弃文就武。
  5. 造句 到了书院后办理退学手续,师长同学都十分惊讶,问起退学的原因,汪克凡也不隐瞒,坦言自己弃文就武,已经加入了恭义营。

"弃文就武"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