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繁体字形:棄本逐末
英文翻译:run after the less important things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逐:1.追赶:追逐。逐鹿。随波逐流。2.驱逐:逐客令。逐出门外。3.挨着(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条说明。4.姓。
末:1.东西的梢;尽头: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终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车。上世纪末。4.末子:锯末。茶叶末儿。把药研成末儿。5.姓。6.戏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弃本逐末”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丢掉根本、追求细枝末节。比如有人为了快速减肥,只吃代餐却完全不运动,结果肌肉流失、代谢变差——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明知本质重要,却还是容易走偏?或许是因为短期见效的诱惑太大,让人忽视了长期健康这个根基。
再举个栗子:小明为了考高分,疯狂刷题却从不理解知识点原理,结果遇到新题型就傻眼。这里藏着个有趣的反差:看似努力的行为,反而可能阻碍真正的进步。就像种树时只修剪枝叶却不浇水,树终究长不高。这让我想到,现代人追求“高效”时,常常把手段当目的,反而模糊了初心。
最近观察到个现象:有些奶茶店把精力全花在网红包装上,饮料却越做越难喝。顾客新鲜感一过,门店就门可罗雀。这背后其实有个思维陷阱——当表象的光鲜盖过核心价值,竞争力反而会被削弱。好比建房子不打地基,装饰得再漂亮也经不起风雨。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信息爆炸时代的焦虑。很多人今天学Python明天练演讲,报各种速成班却静不下心读本书。就像在迷宫里乱转,总想找捷径出口,反而离中心点越来越远。其实慢下来梳理主线,往往能更快抵达目的地。
最后想说的是,识别“本”与“末”需要清醒的认知。下次做决定前,不妨问自己:这个动作是在夯实基础,还是在粉饰表面?毕竟,参天大树的长成,从来不是靠修剪枝丫,而是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