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zhòng qǔ qīng
成语解释: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棄重取輕
英文翻译:Discard heavy and take light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弃重取轻”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丢掉负担、选择轻松”,但它的实际含义更偏向于“逃避关键问题,只处理简单部分”。比如有人工作中遇到复杂任务时,总把难题推给同事,自己只做简单的报表整理——这就是典型的弃重取轻。
为什么人们会下意识这样做? 背后的心理机制其实很真实:人脑天生喜欢省力模式。就像收拾房间时,多数人先擦桌子而不愿整理衣柜,因为打开柜门看到堆积如山的衣物,那种压力感会触发本能的回避反应。
去年帮朋友策划婚礼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当被问到“选摄影师还是确定宾客名单”时,80%的准新人会优先联系摄影团队。“对着相机笑比处理亲戚座位容易多了”,朋友这句大实话道破了弃重取轻的本质——我们总在用战术上的忙碌,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种现象绝对错误吗? 未必。急诊室医生抢救伤员时,会先处理表面出血而暂缓内脏检查,这种专业判断式的弃重取轻能救命。关键区别在于:前者是深思熟虑的优先级排序,后者则是逃避现实的惰性选择。
个人观察发现,现代职场中的“伪高效者”越来越多。他们用回不完的邮件、开不完的例会填满日程表,却对需要深度思考的核心项目一拖再拖。这种自我欺骗式的忙碌,本质是用物理运动量替代脑力劳动价值。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理解这个成语。就像登山者暂时卸下帐篷轻装冲顶,关键时刻的弃重取轻是智慧;但若永远把装备留在半山腰,注定到不了真正的顶峰。生活中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清楚每个“暂时放下”背后的真正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