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g zhōng zì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
成语解释: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指人不能自满自大
繁体字形:強中自有強中手
英文翻译:Strong in the middle, strong in the hand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强中自有强中手”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小明是全校数学竞赛冠军,结果代表学校参加省赛时,发现其他选手解题速度比他快两倍。这时候小明一拍大腿:“原来强中自有强中手啊!”你看,这个成语就是在提醒我们,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已经是最厉害的。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努力到顶尖还不够吗?”其实重点不在否定努力,而在于强调视角转换。就像羽毛球运动员林丹曾是世界第一,但他在退役采访中说:“每次和真正的高手过招,才会发现自己的天花板还能再突破。”这里的“天花板”不是说能力有限,而是提醒我们保持开放心态——永远存在值得学习的人和事。
当代职场中这个现象更明显。我的前同事老王是公司销售王牌,跳槽到互联网大厂后,发现同事们都用数据模型分析客户,比他传统的地推方式效率高得多。老王后来跟我说:“以前觉得自己够专业了,现在才明白专业也有不同维度。”这种经历恰恰印证了,所谓的“强”在不同环境中会有全新定义。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反过来用。去年参加行业论坛,听到某科技公司CEO说:“我们团队已经是行业标杆了,但还是要牢记强中自有强中手——所以每年拨出20%研发预算探索新技术。”你看,强者主动寻找更强的对手,反而能形成良性循环。这让我想到,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持续进化。
观察周围会发现,这个规律在生活里随处可见。小区广场舞领队张阿姨,原本觉得自己的秧歌舞步独步天下,直到看见隔壁社区用现代舞改编《最炫民族风》。现在两个社区定期交流,反而创造出更受欢迎的新舞种。当强者不再执着于“最强”标签时,往往能打开意想不到的新局面。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山外青山楼外楼,不是要让人感到挫败,而是为前行者点亮更多灯塔。就像马拉松比赛里,跑在第一位的选手其实最需要参照系——既要知道身后有多少追赶者,更要看见前方指引方向的旗帜。保持这样的认知,或许才是应对竞争与成长最健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