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g
  • pí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g dé yì pín

成语解释: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

成语出处:叶圣陶《文心》:“结果必然不成东西,徒然使自己后悔,供人家嘲笑,这便是‘强得易贫’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強得易貧

英文翻译:Be strong and easy to be poor

强得易贫的意思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成语评论

强得易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矛盾,对吧?明明“强大”和“贫困”似乎不沾边,但它其实在提醒我们:过度追求表面的强大,反而可能埋下衰弱的隐患。比如,有人为了快速创业成功,疯狂扩张业务,结果资金链断裂,一夜回到原点。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强”反而会导致“贫”呢?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王每天健身三小时,肌肉练得结实,但长期高强度训练让他关节磨损,最后不得不暂停锻炼。你看,过度强化身体反而伤了根本。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平衡点”,超过承受极限的“强”,本质是在透支未来的资源。

再来看企业案例。某网红奶茶店曾三个月开200家分店,看似势不可挡,但品控跟不上、管理混乱,最终口碑崩塌。这种“虚假繁荣”就像吹气球,吹得越大爆得越快。这里的关键在于:真正的强大需要扎实的根基,而非单纯追求速度或规模。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追求进步是错的吗?当然不是!问题出在“易”字上——走捷径、求速成的心态。好比种树,每天拔高树苗看似长得快,实则根茎无法吸收足够养分。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启示是:成长要像竹子,前期默默扎根,后期才能爆发式生长。

换个角度想,学习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学生熬夜刷题考高分,短期内成绩亮眼,但透支健康导致后续学习力下降。这提醒我们:用可持续的方式变强,比短期冲刺更重要。就像马拉松选手不会用百米速度跑全程,找准节奏才能跑得远。

其实,这个成语和“过犹不及”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不是在否定强大本身,而是警告我们警惕“伪强大”。下次看到快速成功的故事时,不妨多问一句:光鲜背后是否藏着隐患?毕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强,才是真本事。

"强得易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