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ng ěr páng fēng
成语解释: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语出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形容对别人毫不在意
繁体字形:當耳旁風
英文翻译:take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旁:[páng]1.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3.广,广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门左道。5.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bàng]古同“傍”,靠。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哎哟喂,这成语"当耳旁风"可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啊!你懂的,就像老妈唠叨"记得穿秋裤",结果你出门还是短裤配拖鞋。不过话说回来,为啥人们总把别人的话当耳边风呢?
举个栗子,公司开会时领导说"这个方案要优先处理",小李却边玩手机边点头,结果第二天完全忘了这茬。你瞅瞅,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嘛!其实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信息接收方觉得"这事儿跟我关系不大"的时候。
那怎么才能不当耳旁风呢?嘿,老话说得好"听话要听音"。上周我表弟把老师说的复习重点当耳旁风,结果考试直接抓瞎。后来他学聪明了,现在听到重要信息就立马记在手机备忘录里,这招还挺管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时候当耳旁风也是种自我保护。比如七大姑八大姨催婚时,咱不就得练就"选择性失聪"的本事嘛!关键是要分清哪些建议值得听,哪些唠叨可以适当过滤,就像吃鱼要会挑刺儿一样。
依我看呐,沟通这事儿就跟打乒乓球似的,得有来有往才行。上周同事跟我吐槽项目难点,我特意放下手头工作认真听了十分钟。结果你猜怎么着?人家后来主动帮我解决了技术难题,这就叫"听人劝吃饱饭"啊!
说到底,耳朵长在脑袋两边不是没道理的。咱们既要学会屏蔽噪音,也得练就捕捉重点的能耐。下次别人说话时,不妨先把手机倒扣桌上,眼睛看着对方鼻梁——这招能让对方觉得你在认真听,同时自己也不会太紧张,亲测有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