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è shàng chè xià
成语解释:彻:贯通。贯通上下。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颢曰:“夫彻上彻下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通达上下
繁体字形:徹上徹下
英文翻译:in good situation
彻:通;透:彻夜。彻骨。响彻云霄。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彻:通;透:彻夜。彻骨。响彻云霄。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彻上彻下”这个成语。说白了,这词儿就是形容一件事从头到尾都做得特别彻底,比如你大扫除时连沙发缝里的瓜子壳都不放过,那绝对算得上“彻上彻下”了!不过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能显得自然不刻意呢?别急,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公司新来的领导一上任就搞了个“彻上彻下的制度改革”,从考勤打卡到报销流程,连茶水间咖啡豆的品牌都换了。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啥非要用‘彻上彻下’而不是‘全面’?”嘿,问得好!因为这成语不光强调范围广,更透着股“不破不立”的狠劲儿,就像吃火锅必须把汤底都喝光才算过瘾,你懂的。
再来看个生活场景。张阿姨家的熊孩子考试又垫底,她这次可是下了狠心要做“彻上彻下的家庭教育改革”。从手机使用时间表到错题本检查制度,连每天看动画片的姿势都得按标准来。结果你猜怎么着?熊孩子一个月后居然主动要求报补习班!这说明啥?有时候啊,彻底改变才能打破恶性循环,这道理放哪儿都适用。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彻上彻下”的做事方式到底吃不吃香?依我看啊,得分情况。好比说要追热点,您要是非得把祖宗八辈的历史渊源都研究透,那黄花菜都凉了。但像医疗改革、环境保护这种大事,还真就得拿出“彻上彻下”的劲头,毕竟治标不治本的事儿咱们见多了。
最后提个醒儿,用这成语可别光顾着显摆文化水平。好比说相亲时跟人家姑娘吹嘘自己“彻上彻下研究了婚恋市场”,保准把人家吓跑。语言这东西嘛,用得恰到好处才是真本事。下次遇到需要强调“彻底性”的场合,不妨把这四个字甩出来,保证既贴切又有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