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i rén jiē wù
成语解释:物:人物;人们。接待交往各种人物。指平时与人相处
成语出处: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内而存心养性、立身行己无所歉,外而待人接物、处事应世无所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繁体字形:待人接物
英文翻译:the way one gets along with people
待:[dài]1.对待:优待。以礼相待。待人和气。2.招待:待客。3.等待:待业。严阵以待。有待改进。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说不说。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dāi]停留:待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接:1.靠近;接触:邻接。接近。交头接耳。2.连接;使连接:接电线。接纱头。这一句跟上一句接不上。3.托住;承受:接球。书掉下来了,赶快用手接住。4.接受:接见。接待。接电话。接到来信。5.迎接:到车站接人。6.接替:接任。谁接你的班?7.姓。
物: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说到待人接物啊,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成语那可真是活灵活现。比如“礼尚往来”这四个字,乍一听像在说送礼,其实内核是讲人际关系里的平衡感。比方说同事帮你带了杯咖啡,你顺手帮他整理下文件,这就叫“礼尚往来”——哎,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要是对方一直不‘往来’咋办?”嘿,这就得看情况啦!如果对方是那种占便宜没够的主儿,咱们也得学会“敬而远之”,这不是小气,而是保护自己的能量场。
再来说说“和颜悦色”这个成语。上周我在超市遇见个事儿特有意思:收银员大姐正被个暴躁顾客指着鼻子骂,结果人家全程笑眯眯回话,三两句就把对方火气浇灭了。这让我想起老话说的“伸手不打笑脸人”,您瞧,表情管理真能化干戈为玉帛!不过这里头有个坑要注意——可别把“和颜悦色”搞成“虚情假意”,咱得发自内心地尊重对方,要不然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有人总抱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觉得现在社会太冷漠。要我说啊,这事儿得看角度。就像成语“将心比心”说的,您先掏出真心待人,多半能收到善意反馈。我邻居王婶就是个活例子,她天天给快递小哥备着矿泉水,结果整栋楼的包裹都被照顾得妥妥帖帖。这不就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现实版吗?所以说啊,别光抱怨环境,关键看自己怎么做。
最近常听年轻人说“社恐”,这时候“不卑不亢”就该上场了。记得刚工作那会儿,我见着领导就舌头打结。后来想通了,大家都是两条腿走路的人嘛,该表达观点时就大大方方说,这就是“不卑”;遇到意见不合也别硬杠,这叫“不亢”。您别说,这招对付职场交际贼管用,既不掉价儿也不招人烦。
最后唠句掏心窝子的话:待人接物这事儿吧,说到底就两字——分寸。就像“过犹不及”说的,热情过头让人压力山大,冷淡过分又显得不近人情。把握好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您的人际关系准差不了。下次遇到拿捏不准的情况,不妨默念这些成语,保准比生背什么社交技巧管用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