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i zhào gōng chē
成语解释:诏:皇帝的命令;公车:官车或官署。指在公车或官署准备听从皇帝的召唤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待詔公車
英文翻译:Waiting for imperial edict bus
待:[dài]1.对待:优待。以礼相待。待人和气。2.招待:待客。3.等待:待业。严阵以待。有待改进。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说不说。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dāi]停留:待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诏:1.告诉。2.诏书,古代皇帝颁发的命令。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车:[chē]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马车。一辆车。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车。滑车。水车。3.指机器:开车。车间。4.车削:车圆。车螺丝钉。5.用水车取水:车水。6.转动(多指身体):车过身来。7.姓。[jū]象棋棋子的一种。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待诏公车”这个成语。这词儿乍一听有点古早味,但说白了,它就是形容那些有本事的人暂时没被重用,正搁那儿等机会呢。比如你有个朋友满腹经纶,但公司里一直没给他挑大梁的活儿,这时候就能用这成语调侃一句:“老王啊,你这是不是待诏公车等得花儿都谢了?”
不过啊,问题来了——待诏公车和“怀才不遇”有啥区别呢?好问题!要我说啊,前者更像是主动等机会的聪明人,后者可能更多是无奈抱怨的主儿。比方说小李天天加班加点,领导还没发现他的能耐,这时候同事可能劝他:“别急嘛,待诏公车也得讲究策略,你得学学诸葛亮,等刘备三顾茅庐前先搞点动静。”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段子。老张在单位干了十年还是科员,有天忍不住跟领导拍桌子:“我这不成待诏公车专业户了吗?”结果第二天就被调去给新项目打头阵。您瞧,机会有时候真像公交车——你以为它不来,结果一来就扎堆儿到站。
依我看呐,这年头“待诏公车”的状态其实挺普遍。您看那些短视频平台上默默无闻的创作者,哪个不是揣着绝活等伯乐?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可不比古代只能干等着皇帝召见。您要是真有两把刷子,开直播、发作品、搞社群,这不都是现代的“公车”嘛?说白了,主动出击才是硬道理。
最后提一嘴,这成语用起来可别太丧气。就像我老家二舅常说:“待诏公车咋啦?正好趁这空当磨磨刀,等机会来了砍柴才利索!”您品品,这话是不是透着股子通透劲儿?说到底啊,甭管是职场还是生活,只要手里有真本事,时机到了自然能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