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èi
  • chún
  • sh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ú fèi chún shé

成语解释:徒:白白地。指白讲了一大套话,结果仍然无济于事。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白费口舌

繁体字形:徒費脣舌

英文翻译:waste one's breath

徒费唇舌的意思

徒:1.步行:徒步。徒涉。2.空:徒手。3.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4.只;仅仅:家徒四壁。5.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7.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费:1.费用:水电费。医药费。免费。收费。2.花费;耗费:费心。消费。费了半天工夫。3.用得多;消耗得多(跟“省”相对):老式汽车费油。走山路费鞋。孩子穿衣裳真费。4.姓。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成语评论

徒费唇舌”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公司会议上,老张激动地提出优化流程的方案,可同事们只顾低头刷手机。他讲得口干舌燥,最后只换来一句“下次再讨论”。这时候你就能说:“老张真是徒费唇舌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在于“信息接收方是否准备好”。就像给不吃辣的人推荐麻辣火锅,再生动的描述都是白费劲。上周我试图说服邻居垃圾分类,结果发现他连可回收物标识都认不全,这时候讲解环保意义显然是在对牛弹琴。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1. 父母追着孩子讲大道理,孩子却戴着降噪耳机 2. 网友在评论区争论敏感话题,双方只会互相扣帽子 3. 销售员向匆忙的路人推销保险,话没说完就被摆手打断

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背后藏着沟通的黄金法则——时机比内容更重要。记得去年社区改造投票,在公示期结束前三天做宣讲,到场人数是前三次总和的两倍。这印证了传播学中的“接收窗口期”理论:当人们真正需要信息时,沟通效率才会成倍提升。

如何避免徒费唇舌?我有个小诀窍:开口前先问三个问题——对方现在有空吗?这事与他有关吗?我能提供什么新信息?就像上周帮亲戚选手机,发现他其实只关心续航能力,那些处理器参数介绍就成了多余。

现代社会的沟通困境往往在于,我们总想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塞给别人。下次当发现对方眼神开始飘忽时,不妨先观察对方的状态,调整沟通策略,或许能事半功倍。

徒费唇舌的造句

  1. 造句 我不会徒费唇舌辩论的,我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呢。
  2. 造句 蒋文龙怎会给她三言二语说服,淡淡道:卓处徒费唇舌,我确是什么也不知道。
  3. 造句 卓处徒费唇舌,我确是什么也不知道。
  4. 造句 而埃瑟琳这个智力水平明显要强于普通人的小女孩儿自然不会介意伊安的这种询问方式,而且对于自己智商的自信,让她其实很喜欢这种不徒费唇舌的交流方式。
  5. 造句 怎会的?他迄今为止都只是用迷阵困住我们,若真是武艺高强直接赶我们走便是了,何必徒费唇舌,白白惹下偌多麻烦。
  6. 造句 在座都知道那是蒲家养子的一面之辞,任你如何血口喷人,恐怕也是徒费唇舌。

"徒费唇舌"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