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i dé wèi wēi
成语解释:畏:害怕,恐惧。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怀德畏威,向风清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懷惪畏威
英文翻译:Wyndwey
怀:1.胸部或胸前:掩着怀。小孩儿睡在妈妈怀里。2.心怀;胸怀:壮怀。襟怀。3.思念;怀念:怀乡。怀友。怀古。4.腹中有(胎):怀胎。怀孕。5.心里存有:怀恨。不怀好意。少(shào)怀大志。6.姓。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畏:1.怕:不畏艰险。英勇无畏。2.敬服:令人畏服。后生可畏。
威:1.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威信。威严。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凭借威力(采取某种行动):威逼。威吓。威胁。3.姓。
“怀德畏威”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说的道理其实很贴近生活。举个例子:公司里有个部门主管,平时经常帮下属争取福利,遇到同事犯错也不当众责骂,而是私下耐心指导。结果大家不仅佩服他的能力,还特别愿意配合他的安排——这就是“怀德”带来的尊重。而当他遇到原则性问题时,比如有人故意违反安全规定,他立刻严肃处理并公示结果,这时候团队反而更信服他的管理,这就是“畏威”的效果。
问题:为什么既要“怀德”又要“畏威”?想象你在带学生社团,如果总是板着脸强调纪律(只有“畏威”),大家可能会表面服从但私下抱怨;反过来如果只会请大家喝奶茶聊天(只有“怀德”),遇到重要任务可能没人认真对待。就像做菜要掌握火候,该大火爆炒时果断,该小火慢炖时温和,两者结合才能带好团队。
我观察过小区物业主任的工作,挺有意思的印证。疫情期间他每天帮独居老人送菜(怀德),但遇到有人破坏隔离规定的,哪怕对方是熟人也会直接上报(畏威)。后来居民群里有人说:“虽然被他罚过,但不得不服气。”这种复杂情况下的平衡智慧,正是成语的现实写照。
问题:普通人怎么运用这种智慧?其实育儿场景就很典型。比如孩子偷玩手机到半夜,家长如果先关心询问:“是不是最近压力大?”(怀德),再明确底线:“但从明天开始十点前必须交手机”(畏威),比单纯吼骂或放任不管有效得多。关键是把对人的关怀和对规则的坚持分开处理,就像先铺软垫再立围栏。
有个有趣的现象:历史上那些被百姓爱戴的清官,比如包拯、海瑞,都是既会为民请命(怀德),又敢铡皇亲国戚(畏威)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年,恰恰说明这种刚柔并济的处世哲学,是人类社会长久验证的生存智慧。
最后说点个人体会:现代社会总强调“亲和力”或“权威感”哪个更重要,其实就像问呼吸时吸气重要还是呼气重要。真正的高手,懂得在不同场景切换状态。下次遇到需要立规矩的场合,不妨试试先给颗甜枣再亮底线,可能会有意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