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ìng
  • ru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à yìng qī ruǎn

成语解释: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畏强欺弱

繁体字形:怕硬欺軟

英文翻译:fear strong but bluff weak

怕硬欺软的意思

怕:1.害怕;畏惧:老鼠怕猫。任何困难都不怕。2.禁受不住:瓷器怕摔。3.担心:他怕你不知道,要我告诉你一声。4.表示估计,有时还含有忧虑、担心的意思:这个瓜怕有十几斤吧。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怕要出大问题。

硬:1.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状(跟“软”相对):坚硬。硬木。硬煤。2.(性格)刚强;(意志)坚定:强硬。硬汉子。话说得硬。3.坚决或执拗地(做某事):不让他去,他硬要去。4.勉强地(做某事):硬撑。他一发狠,硬爬上去了。5.(能力)强;(质量)好:硬手。货色硬。

欺:1.欺骗:自欺欺人。童叟无欺。2.欺负:仗势欺人。欺人太甚。

软:1.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跟“硬”相对):柔软。软木。柳条很软。2.柔和:软风。软语。话说得很软。3.软弱:两腿发软。欺软怕硬。4.能力弱;质量差:功夫软。货色软。5.容易被感动或动摇:心软。耳朵软。6.姓。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人遇到比自己强势的人就退缩,但面对弱势的人却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其实有个贴切的形容——「怕硬欺软」。比如办公室里,小李对领导提出的要求从不反驳,转头却对实习生提交的报告鸡蛋里挑骨头,甚至故意拖延审批流程。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会产生这种矛盾的行为呢?背后的核心逻辑其实很简单:趋利避害的本能放大了对风险的预判。当面对强势方时,大脑会自动计算「硬碰硬」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面对弱势方时,则会放大自己手中的主动权。这种心理博弈就像拿着两把不同的尺子丈量世界,自然容易失衡。

记得小区物业王师傅的例子特别典型。新搬来的业主抱怨空调外机噪音,他马上承诺整改;可楼下独居老人反映楼道灯坏了三个月,他却总推说「配件没到货」。这种差别对待的背后,藏着对人际关系的价值评估——老人既没有投诉渠道,也不会影响他的考核,自然就被排在了待办清单的末尾。

在我看来,这种现象虽普遍却并非无解。就像玩跷跷板时,重点不在于哪边更重,而在于找到支点的位置。工作中遇到「看人下菜碟」的情况时,不妨尝试建立更客观的评价标准。比如制定项目进度表时,把「对接人职位高低」换成「任务紧急程度」来排序,这样的微调往往能让天平回归平衡。

有趣的是,某些看似「欺软」的行为反而藏着转机。邻居张阿姨总被物业敷衍,后来她联合其他业主成立监督小组,定期在业主群公示服务进度。半年后不仅楼道焕然一新,连物业人员的工作态度都变得积极主动。这说明弱势方的力量聚合,完全可以重构原有的强弱格局。

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境时,不妨先停下脚步想一想:我们是否在无意间复制了这种模式?尝试用「将心比心」取代「看人说话」,用「对事不对人」替代「看菜下饭」,或许会发现那些看似坚硬的墙壁,其实都是可以推开的旋转门。

怕硬欺软的造句

  1. 造句 他是一个怕硬欺软的人,没有一个人不讨厌他。
  2. 造句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3. 造句 女人是怕硬欺软的,你再这样子的话可是很难在女人身上逞出男人雄风的啊。
  4. 造句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5. 造句 魄消魂散怕硬欺软钳口挢舌欺软怕硬欺硬怕软。
  6. 造句 天生孤傲冷漠的他,虽然看不起一些修为弱小、不思进取的弟子,但是对于那种怕硬欺软的人士,打心眼里的看不上。
  7. 造句 不过,李一凡明白,经过此事,那位他看到的大个,在他的人生中,注定要成为一个龙套角色,世人大多是怕硬欺软的。

"怕硬欺软"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