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ī shēn yōu yuǎn
成语解释:思虑得深,为久远的事操心。形容考虑周到。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思深憂遠
英文翻译:think deeply and far ahead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忧:1.忧愁:忧闷。忧伤。2.使人忧愁的事:忧患。高枕无忧。3.担心;忧虑:杞人忧天。忧国忧民。4.指父母的丧事:丁忧。5.姓。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思深忧远”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考虑问题特别深入,甚至提前想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或困难。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老张总在开会时提那么多假设性问题?”同事可能会回答:“他就是思深忧远,担心项目落地后遇到意外情况。”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王的公司计划推出一款新产品,团队讨论时,大家都觉得方案已经很完善了。只有小王反复追问:“如果原材料涨价怎么办?物流延误会影响客户信任吗?”表面看像是泼冷水,实际上他正在实践“思深忧远”——提前推演问题,为团队争取调整空间。
有人可能会问:“想太多会不会变成瞎操心?”这里有个关键区别:真正的思深忧远会伴随具体行动。比如古代治水的大禹,既想到洪水反复的可能性,又带人开凿河道、建立监测机制。这种“深谋远虑+落地执行”的组合,才是成语提倡的智慧。
个人认为,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能力。比如选择工作时,有人只盯着薪资高低,而思深忧远的人会考虑行业趋势、技能可持续性,甚至AI对岗位的潜在影响。就像下棋时多看三步,虽然费脑,但能减少“被时代淘汰”的焦虑。
再举个反例:老李去年炒股赚了快钱,觉得研究市场规律太麻烦,结果今年遇到行情波动血本无归。反观他的邻居老周,虽然早期收益慢,但花时间研究经济周期、分散投资,反而实现了稳健增长。这种对比恰好说明:短视的乐观不如有准备的忧虑。
思深忧远不是让人活在对未来的恐惧里,而是培养“预案思维”。就像登山者打包时会多带一件外套,不是认定一定会变天,而是明白“有准备比临时慌乱强”。当意外真的发生时,当初的“多想一步”就成了破局关键。
最后想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古人更需要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度思考。试着每天留出十分钟,放下手机,想想手头的事情三个月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这种刻意练习,或许就是思深忧远给当代人的实用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