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gōng hǎo shī
成语解释:谓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歙王君墓志铭》:“君虽业盐,而孝友,急公好施,有远见,能自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急公好施
英文翻译:ready to stand out for justice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施:1.施行2.;施展:实施。措施。施工。无计可施。3.给予:施礼。施压力。4.施舍:施诊。施与。5.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什么是“急公好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简单。“急公”指的是热心于公共事务,“好施”则是指乐于给予帮助。合起来就是形容一个人既关心集体利益,又愿意主动付出。比如有位邻居发现小区路灯坏了,立即联系物业并垫钱修理,这种既维护公共设施又自掏腰包的行为,就是典型的急公好施。
为什么现代社会需要急公好施的精神?在快递小哥冒雨帮客户收衣服、志愿者自发清理街道垃圾的场景里,我们能看到这种品质带来的温暖。它让陌生人之间产生信任纽带,更重要的是,当越来越多人具备这种意识时,社区问题的解决效率会显著提升。我注意到,那些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督导的居民,往往能带动整栋楼形成环保习惯。
急公好施和单纯做慈善有何不同?关键区别在于“公”与“私”的平衡。比如企业为山区建学校属于慈善,而如果这家公司同时建立透明的捐赠追踪系统,让公众能监督善款流向,这就上升到急公好施的层面。前者是单向给予,后者则构建了可持续的公益模式。最近看到有咖啡馆推出“待用咖啡”计划,顾客可多买一杯留给需要的人,这种设计巧妙的机制比直接施舍更有社会价值。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种品质?不必追求惊天动地的大事。同事忙不过来时主动分担工作、发现公共区域堆物及时提醒清理,都是很好的开始。有意思的是,我观察到经常参与社区事务的人,往往也会更关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这些细节,利他行为就像滚雪球,会自然扩展成生活习惯。
有人担心急公好施会让自己吃亏,其实不然。就像疫情期间那些给医护人员送餐的餐馆,虽然短期内增加了成本,却赢得了口碑和顾客忠诚度。重要的是找到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既能贡献力量,又不至于透支自己。当助人成为双向受益的良性互动,善意才能真正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