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uǐ
  • sh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zuǐ jí shé

成语解释:急忙插话抢着说话

成语出处:陈残云《深圳河畔》:“二婶好像怕她生疑,急嘴急舌地解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状语、定语;形容抢着说话

繁体字形:急嘴急舌

英文翻译:Urgent mouth and tongue

急嘴急舌的意思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成语评论

急嘴急舌”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有人在你面前连珠炮似的说话?比如小明急着解释自己为什么迟到,结果语速飞快、词不达意:“老师我昨天作业写太晚闹钟没电手机没信号路上还遇到……”这时候老师打断他:“别急嘴急舌的,慢慢说清楚。”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容易“急嘴急舌”?其实这和大脑处理信息的节奏有关。当人处于焦虑或迫切想表达时,思维和语言容易“脱轨”。就像拿着满杯的水跑步,水总会洒出来一样,过快的表达欲望反而会让信息传递效率降低。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菜市场里大妈和摊主砍价时,摊主急着说:“我这菜今早刚摘的成本价都三块了您看这叶子多新鲜要不您去别家看看……”这种急于说服对方的表达,反而让大妈皱着眉头走开了。这时候如果摊主放慢语速、有条理地说明优势,效果可能更好。

有趣的是,现代职场中的视频会议也常出现这类现象。有次我亲眼见到同事小李在汇报时,因为担心被领导打断,两分钟内把20页PPT的内容全倒了出来。结果领导反问:“所以你最想让我记住哪三个重点?”这个场景生动说明:有时候说得多不如说得准。

从心理学角度看,急嘴急舌背后藏着“不被理解的恐惧”。就像小孩子摔跤后急着解释“是地板先动的”,成年人也会因为害怕被误解而加快语速。但换个角度想,当我们耐心组织语言时,反而能收获更多理解。就像煮汤要文火慢炖,有效的沟通也需要适当“控温”。

这里有个实用建议:每次开口前默数三秒。这短暂的停顿能让思维追上语言的脚步。我自己实践后发现,这个简单动作不仅能减少口误,还能让倾听者感受到被尊重的诚意。毕竟,好的对话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两个灵魂的漫步。

最后想说,语言就像镜子,既照见我们的急切,也映出对方的期待。下次当你发现有人对你急嘴急舌时,不妨微笑着递上一句:“没关系,我听着呢。”这样的回应,或许比任何语言技巧都更能抚平交流中的毛躁。

"急嘴急舌"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