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ǎn
  • bào
  • zh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liǎn bào zhēng

成语解释: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吏等

繁体字形:急斂暴征

英文翻译:A sharp and violent campaign

急敛暴征的意思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敛:1.收起;收住:敛容。敛足。2.约束:敛迹。3.收集;征收:敛钱。横征暴敛。把工具敛起来。

暴:[bào]1.突然而且猛烈:暴雨。暴病。暴怒。暴饮暴食。2.凶狠;残酷:暴徒。暴行。3.急躁:他的脾气很暴。4.姓。5.露出来;显露:暴露。自暴家丑。6.糟蹋:自暴自弃。暴殄天物。[pù]同“”。

征:1.走远路(多指军队):征途。长征。2.征讨:出征。南征北战。3.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征兵。应征入伍。4.征收:征税。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证明;证验:文献足征。信而有征。有实物可征。8.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成语评论

急敛暴征”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背后反映的现象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举个例子:某地官员为了快速完成上级要求的基建项目,突然向老百姓加收“道路维护费”,甚至强行摊派到每家每户。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粗暴征收的行为,就可以用“急敛暴征”来形容。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核心问题其实在于“目标与方法的失衡”。比如一个团队为了冲刺业绩,要求员工连续三个月无休且克扣加班费——表面看是“追求效率”,本质上却是管理者用高压手段透支他人信任。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短期或许见效,长期却会引发更大矛盾。

再举个现代社会的例子:某网红直播间突然要求粉丝必须购买满500元才能参与抽奖。这种临时加码、强制消费的行为,虽然没到“征税”的程度,但本质上也是一种“急敛暴征”的思维模式——通过制造紧迫感来达成目的。这时候不妨反问:用户真的需要这种被逼迫的“优惠”吗?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在今天依然鲜活。比如职场中突然增加的KPI指标,或是学校社团临时摊派的高额班费,都可能藏着“急敛暴征”的影子。关键是要学会区分“合理要求”和“过度索取”。就像农民种地需要遵循时令,任何目标的实现都该留出缓冲空间。

如何避免成为“急敛暴征”的受害者?答案藏在沟通与制度中。比如某小区物业想加收停车费,如果提前公示预算明细、召开业主讨论会,远比直接张贴通知更易被接受。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透明化的过程能化解“突然袭击”带来的抵触感。

最后看个积极案例:某初创公司原计划通过全员降薪度过难关,但管理层选择先公开财务报表,再让员工自愿选择弹性工作制。结果不仅节省了成本,还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这说明,摆脱“急敛暴征”思维的关键,在于用共创替代强制,用协商替代命令。

"急敛暴征"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