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ì
  • bái
  • li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chì bái liǎn

成语解释: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0章:“韩小乐见焦淑红急赤白脸,好像要吵架的样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非常焦急

繁体字形:急赤白臉

英文翻译:face red or pale with too much anxiety

急赤白脸的意思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赤:1.比朱红稍浅的颜色。2.泛指红色:赤小豆。面红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鲜血争取自由:赤卫队。4.忠诚:赤胆。赤诚。5.光着;露着(身体):赤脚。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无足赤。8.姓。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脸:1.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圆脸。洗脸。2.(脸儿)某些物体的前部:门脸儿。鞋脸儿。3.情面;面子:丢脸。不要脸。4.(脸儿)脸上的表情:笑脸儿。把脸一变。

成语评论

急赤白脸”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土,但用对了场合特别传神。比如老张家的孩子写作业磨蹭,他扯着嗓子喊:“再拖拖拉拉我抽你啊!”整张脸涨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直跳——这就是典型的急赤白脸。这时候要是隔壁王婶路过,准得嘀咕:“多大点事儿啊,至于急赤白脸的?”

有人可能要问:为啥用“急赤白脸”形容情绪激动?其实这个成语特别会抓特征。人在着急上火的时候,脸要么红得像煮熟的虾子,要么煞白得跟纸似的,两种极端颜色来回切换,可不就是“赤”和“白”交替出现么?这种面部变化比单纯说“生气”更有画面感。

职场上也常见这种情形。新来的实习生把报表搞错了,主管拿着文件冲进办公室,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这么简单的数据都能弄反?”旁边的老员工默默把椅子往墙角挪了半米。这种情况下,急赤白脸传递的不仅是愤怒,更多是焦急和失望交织的复杂情绪。

我倒觉得这成语特别适合现代人用。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快得像打仗,地铁里看人刷手机刷得急赤白脸,菜市场里为两毛钱吵得急赤白脸,连刷短视频卡顿都能让人急赤白脸。不过话说回来,遇事能少点急赤白脸,多点心平气和,说不定很多矛盾压根不会发生。

最后说个温馨场景。小区里老李头教老伴用智能手机,教了七八遍还是不会,眼看他急得脸红脖子粗要发火,结果老伴突然掏出一块绿豆糕塞他嘴里:“老头子,吃块点心消消气。”老李的脸“唰”地由红转白又转红,这回是臊的。你看,急赤白脸有时候也能变成生活里的小情趣。

急赤白脸的造句

  1. 造句 急赤白脸的肖明几乎要上前抓丁建鹏的脖领子!丁建鹏笑道:“干嘛要急眼啊?”。
  2. 造句 陆长中急赤白脸地埋怨道:“哎呀东方,你就不会先答应她,等她回来再说嘛。
  3. 造句 哎呀,看你那急赤白脸的样子,好像他是你爹一样。
  4. 造句 陈庭耀急赤白脸的说道:“不是的,不是的,我说的泰国人妖和你说的泰国人妖不是一个意思……”。
  5. 造句 这一下的确让玉福急赤白脸地悔恨不迭了,便连连顿足道:“唉,这都怪我从来不过问国家大事,整天只知道玩、玩、玩!一致把这样的大事都给生生地耽搁了呀!”。
  6. 造句 瞅瞅急赤白脸禀告的亲兵,摇头苦笑,“驸马爷不会下令攻击,无非逼本将低头,也罢,低头就低头,没必要惹祸。
  7. 造句 看着几名急赤白脸的战士依然表情淡定的坐在椅子上看报纸。
  8. 造句 他急赤白脸了,索性把手里的领带扔在办公桌上:“行啦,我的田姐!现如今,全中国的银行都股改上市了,这地球人都知道。
  9. 造句 看着方旭这急赤白脸的样子,秦岚心有不愿,但最终还是停了车。
  10. 造句 王亚东被三人一通批驳,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急赤白脸地辩解:“城东棚户区整个工程光造价就不下两亿,要是能拿下来……”。

"急赤白脸"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