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zào mào jìn
成语解释:想赶快达到目的,不经仔细考虑或准备就急于行动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急躁冒进或保守,都是不按实际情况办事,都是主观主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急躁冐進
英文翻译:Impetuous and impetuous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躁:性急;不冷静:烦躁。急躁。不骄不躁。性子躁。
冒:[mào]1.透出;往上升:冒汗。冒烟。冒火苗子。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冒雨。冒险。3.鲁莽;轻率:冒失。冒昧。4.假充:冒名。冒牌。[mò]〔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七天七夜。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但仍常南侵。顿(dú)。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急躁冒进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做事急于求成却缺乏周全考虑的状态。比如:“新上任的项目经理为了在老板面前表现,直接跳过了用户调研环节,结果产品上线后市场反响惨淡,这就是典型的急躁冒进。”这个例子中,急于求成的心态盖过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为什么会有人明知风险却依然冒进?我曾观察过身边的朋友,发现多数情况是外部压力与内在焦虑的双重作用。例如职场中的“季度考核倒计时”,或是看到同行突然成功带来的紧迫感,都可能让人下意识缩短决策周期。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反而加剧了冒进行为。当人们每天接收上百条“三个月实现财富自由”的成功案例时,很容易产生“再不行动就晚了”的错觉。去年我参与过一个创业项目,团队在竞品分析阶段发现某个功能突然走红,当即决定提前三个月上线,结果因为技术架构不成熟导致系统频繁崩溃。
如何区分积极行动与急躁冒进?关键看是否建立了“安全缓冲区”。好比登山时,专业向导总会多带20%的补给,而冒进者往往只带刚好够用的物资。工作中的版本迭代、投资前的风险评估,本质上都是在搭建这样的缓冲带。
从个人经验看,培养“延时判断”的习惯特别重要。我习惯在重大决策前做两件事:一是用手机录制30秒的决策理由回放给自己听,二是找完全不懂该领域的朋友用大白话复述计划。这两个方法能有效暴露逻辑漏洞,避免被急切情绪裹挟。
有趣的是,自然界也藏着反冒进的智慧。竹子在前四年只能长3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每天长30厘米。这说明某些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恰恰需要前期看似缓慢的积累。与其焦虑地追求立竿见影,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可持续的成长节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