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è
  • fáng
  • yǒng
  • zh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è fáng yǒng zhàn

成语解释: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成语出处:《梁书 冯道根传》:“众颇笑之。道根曰:‘怯防勇战,此之谓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小心防守而勇于战斗

繁体字形:怯防勇戰

英文翻译:Timid in defense

怯防勇战的意思

怯:1.胆小;害怕:胆怯。怯场。2.北京人贬称外地方音(指北方各省):他说话有点儿怯。3.不大方,不合时;俗气:这两种颜色配起来显得怯。4.缺乏知识;外行:露怯。

防:1.防备:预防。防涝。以防万一。谨防假冒。对这种人可得防着点儿。2.防守;防御:国防。边防。海防。布防。3.堤;挡水的构筑物:堤防。4.姓。

勇:1.勇敢:勇武。奋勇。越战越勇。智勇双全。2.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散兵游勇。3.姓。

战:1.战争;战斗:宣战。停战。持久战。商战。2.进行战争或战斗:战胜。百战百胜。愈战愈勇。3.姓。4.发抖:寒战。打战。胆战心惊。

成语评论

怯防勇战”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矛盾,但仔细想想其实很有智慧。比如一家创业公司,初期资金紧张,老板每天反复核对每一笔开支(怯防),但面对行业竞争时,他又果断投入资源开发新产品(勇战)。这种“该省时抠门,该拼时豁出去”的策略,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生活中既要精打细算存钱,又得抓住机会投资自己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单纯的“谨慎”或“勇敢”有什么区别?举个实际点的例子——小区保安王师傅,平时总板着脸检查进出车辆(怯防),但上次遇到小偷翻墙,他抄起扫把就追了出去(勇战)。这种分场合切换模式的能力,恰恰是成语的精髓:不是一味退缩,也不是盲目硬刚,而是像开车时踩刹车和油门的配合。

现代职场里,这个思维特别实用。策划组的小李负责新品推广,前期她花了三周时间做市场调研、排查潜在风险(怯防),等到执行阶段,她直接带着团队通宵改方案,在竞品反应过来前抢占了市场(勇战)。这种节奏把控,比那些要么犹豫不决、要么蛮干硬闯的同事成功率高出不少。

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成功人士的传记里都会提到类似的经历。比如某科技大佬,公司现金流充裕时坚持储备应急资金(怯防),但当人工智能风口出现,他立刻抵押房产投入研发(勇战)。这让我想到打篮球时的防守反击战术——先站稳脚跟看准机会,再一个箭步突破上篮。

不过要注意,怯防不是疑神疑鬼,勇战也不是匹夫之勇。就像老张开餐馆,每天进货都要亲自尝食材(怯防),但疫情期间别人关店止损,他反而逆势开直播教做菜积累粉丝(勇战)。这种分寸感,正是成语教会我们的生存智慧:手里紧握盾牌的时候,眼睛要始终盯着出击的方向。

"怯防勇战"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