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ǐ qí shǎo zuò
成语解释:谓不满其年轻时未成熟的作品。
成语出处:汉·杨修《答临淄侯笺》:“修家子云,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悔其少作
英文翻译:Repent of doing little
悔:1.觉悟到自己过去做得不对:后悔。悔过。2.古指灾祸。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悔其少作”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比如,一位作家翻出自己二十岁时写的小说,读着读着就笑了:“当时怎么能写出这么幼稚的对话?”这种对年轻时创作感到不满的情绪,正是“悔其少作”的典型表现。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些青涩的尝试,他又怎么能成为今天的成熟作者呢?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总会对过去的作品感到后悔?答案或许藏在“成长”二字里。就像小时候画的蜡笔画,长大后看总觉得比例失调、颜色杂乱,但正是这些歪歪扭扭的线条,记录了我们握笔的起点。比如设计师小张清理电脑时,发现自己五年前做的海报配色刺眼、排版拥挤,虽然现在看“辣眼睛”,但这恰恰说明他的审美能力进步了。
职场中也常有类似场景。市场部的王经理偶然翻到刚入职时写的策划案,方案里塞满了华而不实的专业术语,却缺乏实际落地的细节。“这方案要是现在交上去,客户估计扭头就走。”他边摇头边把文件拖进“黑历史”文件夹。但这份稚嫩的方案,不正是他学会“说人话”沟通的重要一课吗?
面对“悔其少作”的心态,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那些让我们脸红的旧作,其实像年轮一样标记着成长的轨迹。就像画家老李,他把二十年前的素描本摆在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藏起来,他笑着说:“每次看到这些笨拙的笔触,就想起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这种坦然接纳的态度,或许比单纯的后悔更有力量。
在数字时代,这种“后悔”变得更具体了。翻看十年前的社交媒体动态,不少人会尴尬得脚趾抠地:“当时怎么会发这么矫情的文字?”但正是这些带着时代印记的“黑历史”,拼凑出了完整的成长图谱。与其急着删除,不如把它当作时光标尺——当我们能笑着面对过去的自己时,大概就真的和青涩岁月和解了。
说到底,“悔其少作”不是终点,而是新阶段的开始。就像登山时回头看那些磕绊的脚印,虽然觉得当时走得笨拙,但正是这些深浅不一的痕迹,铺成了通向山顶的路。下次再为过去的作品脸红时,不妨泡杯茶,把这些“黑历史”当作特别的成长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