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g tóu yì qià
成语解释:谓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成语出处:明·刘璋《飞花艳想》第一回:“三人谈笑饮酒,正说得情投意洽,忽见抱琴进来道:‘外面刘相公来访。’三人听见,各不欢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投合
繁体字形:情投意洽
英文翻译:agree in opinion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洽:1.和睦;相互协调一致:融洽。意见不洽。2.商量;接洽:洽借。洽妥。面洽。3.广博;周遍:博识洽闻。
“情投意洽”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特别常见。比如两位老友在茶馆聊天,一个刚提起年轻时的糗事,另一个立马接上话茬:“你当时翻墙摔进泥坑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得!”两人说着就笑作一团——这种不需要铺垫就能聊到一块儿的状态,不就是活生生的“情投意洽”吗?
有人问:情投意洽只能用在朋友之间吗?其实职场上也能见到它的踪影。某创业团队开会时,设计师刚展示完方案,程序员突然拍桌:“我懂!你这个交互逻辑和我的代码框架简直是绝配!”原本需要三小时讨论的对接问题,十分钟就敲定了方案。当目标一致且思维同频时,情投意洽会让合作效率翻倍。
有对夫妻让我对这个词有了新理解。妻子总爱在阳台种花,丈夫虽然不懂园艺,但会默默给花架加固、安装自动喷淋。某天暴雨突袭,两人不约而同冲向阳台抢救花盆,浑身湿透却看着完好无损的植物相视而笑。这种无需言语的默契,或许才是情投意洽最温暖的模样。
情投意洽的核心到底是什么?观察发现,它更像双向奔赴的化学反应。就像乐队即兴演奏时,贝斯手突然变调,鼓手瞬间跟上节奏变化那般,关键在于对彼此状态的敏锐感知。这种契合不是天生的,往往需要共同经历打磨,就像拼图需要反复调整才能严丝合缝。
值得注意的是,情投意洽并不等于完全一致。就像川菜师傅和甜品师合作创意菜,一个坚持要加花椒,另一个主张用蜂蜜,经过激烈讨论后诞生的“麻香脆皮泡芙”反而成了爆款。差异中寻找平衡点,反而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意火花。
当我们在说“情投意洽”时,本质上在讨论人际交往中的舒适区拓展。它既包含老友重逢的熟稔自在,也涵盖新团队快速磨合的惊喜。有位茶馆老板说得妙:“好茶要配适合的水温,人与人的相处,也要找到彼此都舒服的那个‘温度’。”这种动态调整的过程,或许正是人际关系最有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