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成语解释: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成语出处:《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
繁体字形:懲前毖后
英文翻译:learn from past mistakes to avoid future ones
惩:1.处罚:惩罚。惩一儆百。惩恶扬善。2.警戒:惩前毖后。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毖:谨慎小心:惩前毖后。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说到“惩前毖后”这个成语,可能有人会挠头:这词儿听着挺文绉绉的,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以前犯的错别白犯,得长记性,防止下次再栽跟头”。举个例子哈,小明考试因为粗心丢了20分,老师拍着他肩膀说:“这次错题整理好了没?惩前毖后啊小伙子,下次可别再踩同一个坑了!”
哎,这时候可能有朋友要问了:这成语跟“吃一堑长一智”有啥区别?好问题!虽然意思相近,但“惩前毖后”更强调主动采取措施。比如公司上月项目延期,这周开会时主管就说:“咱们得惩前毖后,把每个环节的卡点都列出来,下周开始每天开15分钟进度碰头会。”你看,不光要记住教训,还得整点实际行动对吧?
其实生活中处处能用上这道理。拿我自个儿来说吧,去年网购总被“满减套路”坑,后来硬是养成了先列购物清单再打开APP的习惯。现在每次付款前都会条件反射式地检查:是不是为了凑单多买了没用的?这算不算惩前毖后的活教材?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要做到惩前毖后可不容易。有些人总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就像我邻居老张,连着三回忘关煤气灶烧糊锅,最后他家厨房贴满了“关火!关火!关火!”的便利贴。要我说啊,这种简单粗暴的提醒法虽然看着搞笑,但确实管用——人嘛,总得找对适合自己的防错机制。
最后给大伙儿抛个思考题:你们最近有没有什么“惩前毖后”的成功案例?比如说工作上改进了流程,生活里调整了作息,或者带娃时摸索出了新招数?要我说,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把错误当一次性用品。记住了啊,今天的跟头,就是明天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