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éng
  • gēng
  • chu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éng gēng chuī jī

成语解释:羹:浓汤;虀:通“齑”,咸菜。被热羹烫过的人,吃凉菜也要吹一吹。比喻鉴于以往的教训,遇事过分小心,该做的不敢做或举措失当

成语出处: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而瑰玮特绝之徒,益惩羹吹虀,羞与哙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做事过分小心

繁体字形:懲羹吹虀

英文翻译:To punish and blow

惩羹吹虀的意思

惩:1.处罚:惩罚。惩一儆百。惩恶扬善。2.警戒:惩前毖后。

羹:用蒸、煮等方法烹制的糊状或带浓汁的食品:鸡蛋羹。

吹:1.合拢嘴唇用力出气:吹灯。吹一口气。2.吹气演奏:吹笛子。3.(风、气流等)流动;冲击:风吹雨打。吹风机。4.说大话;夸口:先别吹,做出成绩来再说。他胡吹一通,你还真信。5.吹捧:又吹又拍。6.(事情、交情)破裂;不成功:婚事告吹。这个月的计划又吹了。

虀:“齑”的异体字。

成语评论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聊聊“惩羹吹虀”这个成语。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被热汤烫过嘴,连凉拌菜都要吹一吹”——比喻因为吃过一次亏,就对类似的小事过分紧张。比如你第一次做饭被油溅到手,结果之后连煎鸡蛋都要戴防烫手套,这就有点“惩羹吹虀”内味儿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想表达啥核心问题啊?”嘿,好问题!它其实在说一种“过度防御”的心态。就像有人被老板批评过一次方案太冒险,之后连修改PPT字体颜色都要反复确认十遍。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反应,是不是反而限制了成长机会呢?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上次网购遇到假货,现在每次拆快递都要全程录像,连买包纸巾都要查防伪码。您说这叫谨慎还是焦虑?要我说啊,这种反应就像给自行车装飞机轮胎——保护是到位了,但真有必要吗?咱们得学会区分“合理防范”和“过度反应”的界限。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心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毕竟人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就像个尽职的保安,总想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但老话怎么说来着?“别让昨天的雨淋湿今天的衣裳”。比如我邻居王阿姨,去年旅游被宰过一次,现在连小区门口的超市都不敢刷卡,这不就活得太累了吗?

其实这事儿关键在“度”的把握。就像吃辣,被火锅辣哭过的人,下次可以选微辣嘛,没必要从此只喝白粥。工作中被客户拒绝过,下次可以准备更充分,而不是直接放弃提案。您品,您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插句个人看法:现代人活得已经够紧绷了,真不用再给自己加戏。遇到挫折后,与其像惊弓之鸟那样草木皆兵,不如把每次教训当成升级打怪的装备。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深呼吸,问自己:“这事儿真能烫着我吗?还是我心理作用在作祟?”

"惩羹吹虀"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