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ǎn jīn huái xī
成语解释: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成语出处:晋·潘岳《为诸妇祭庚新妇文》:“仿佛示行,故瞻弗获;伏膺饮泪,感今怀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容易伤感
繁体字形:感今懷昔
英文翻译: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感:1.感动:感人肺腑。深有所感。2.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感谢。感恩。感激。3.中医指感受风寒:外感内伤。4.感觉5.;情感;感想:美感。好感。自豪感。亲切之感。观感。百感交集。6.(摄影胶片、晒图纸等)接触光线而发生变化:感光。
今:1.现在;现代(跟“古”相对):当今。今人。厚今薄古。古为今用。2.当前的(年、天及其部分):今天。今晨。今春。3.指示代词。此;这:今番。今次。4.姓。
怀:1.胸部或胸前:掩着怀。小孩儿睡在妈妈怀里。2.心怀;胸怀:壮怀。襟怀。3.思念;怀念:怀乡。怀友。怀古。4.腹中有(胎):怀胎。怀孕。5.心里存有:怀恨。不怀好意。少(shào)怀大志。6.姓。
昔:1.从前;过去:今昔对比。2.古又同“腊(xī)”。3.古又同“夕”。
“感今怀昔”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比如,当我翻到小时候的相册,看到照片里老房子前那棵歪脖子树,突然想起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停车场,心里忍不住嘀咕:“以前多热闹啊,街坊邻居都爱在树下聊天。”这时候,我就在“感今怀昔”——一边看着眼前的钢筋水泥,一边怀念过去的烟火气。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总爱对比现在和过去?”其实这和我们的记忆特点有关。大脑会自动美化回忆,就像给旧照片加了暖色调滤镜。比如父母常说“我们当年走十里路上学”,虽然辛苦,但回忆里反而带着青草香和同伴的笑声。这种对比不是为了否定现在,而是帮我们看清生活的轨迹。
最近带爸妈去新开的智能超市,他们对着自动结账机直摇头:“还是以前供销社好,售货员能唠家常。”我却在想:“现在手机一扫就买单,多方便啊。”你看,同一件事,不同年代的人“感今怀昔”的角度完全不同。这让我意识到,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印记,重要的是理解不同视角下的情感重量。
有个有趣的发现:当我们过度美化过去时,可能正在经历现实的焦虑。比如同事总抱怨“现在职场没真朋友”,但细问才知道,他刚换了新公司正在适应期。这时候的“怀昔”更像情感缓冲垫。反过来,如果能从回忆中提炼出应对现实的智慧——比如从前慢节奏里学到的耐心——这种“感今怀昔”就变成了成长的阶梯。
傍晚散步时,看见广场上跳广场舞的大妈和玩滑板的少年同框,突然觉得“感今怀昔”不该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就像老城墙边新长出的爬山虎,旧时光给当下提供养分,新时代的活力又让记忆焕发新生。或许最好的状态,是像那棵被移栽到公园的老槐树——既带着年轮里的故事,又享受着此刻的阳光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