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ǎn ēn dài yì
成语解释:感:感激;戴:尊敬,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感激别人
繁体字形:感恩戴义
英文翻译:Gratitude Dai Yi
感:1.感动:感人肺腑。深有所感。2.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感谢。感恩。感激。3.中医指感受风寒:外感内伤。4.感觉5.;情感;感想:美感。好感。自豪感。亲切之感。观感。百感交集。6.(摄影胶片、晒图纸等)接触光线而发生变化:感光。
恩:1.恩惠:恩德。恩深似海。他对我有恩。2.(Ēn)姓。
戴: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戴眼镜。戴红领巾。戴手套。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戴罪立功。3.拥护;尊敬:爱戴。感戴。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提到"感恩戴义",很多人会联想到知恩图报的美好品德。比如某公司遭遇危机时,老员工王师傅主动拿出积蓄支援,他说:"当年创业时老板帮我安家落户,现在正是感恩戴义的时候。"这种将道义与情感结合的行为,往往能化解现实的困局。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讲究"感恩戴义"吗?其实这个概念在今天更显珍贵。就像去年郑州暴雨中,民宿老板免费开放50间客房,他说:"当年开店时街坊们帮我凑过首付,这时候怎能收钱?"这种跨越时间的善意回馈,构筑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桥梁。
个人认为,感恩戴义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现代社会的润滑剂。记得刚工作时,前辈手把手教我处理客户投诉,后来他孩子生病我主动帮忙联系医院,这种良性互动让职场关系不再冰冷。与其说是道德要求,不如说是人际交往的自然延伸。
现实中我们该如何实践呢?某小区物业张经理的做法值得借鉴。他发现独居老人总把快递放门卫室,便自费购置智能快递柜,却说:"疫情期间大家帮我解决过吃饭问题,这点小事应该的。"这种将感恩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方式,比空谈道义更有温度。
或许有人觉得太过理想化,但生活中处处可见温暖案例。就像那个坚持十年为环卫工送热水的早餐店,起因只是多年前寒冬里收到过一杯姜汤。这种善意传递如同涟漪扩散,最终让整个社区都变得更有人情味。
理解感恩戴义的关键,在于把握"情义"与"行动"的平衡。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更多体现在日常的细节里。当我们在接受帮助时心存感激,在能力范围内主动回馈,这种正向循环会让社会关系网越织越密,最终惠及每个身处其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