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n
  • wàng
  • shē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ǎn yù wàng shēn

成语解释: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成语出处:《晋书·庚亮传》:“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感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表示忠心的套话

繁体字形:感遇忘身

英文翻译:Forget yourself

感遇忘身的意思

感:1.感动:感人肺腑。深有所感。2.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感谢。感恩。感激。3.中医指感受风寒:外感内伤。4.感觉5.;情感;感想:美感。好感。自豪感。亲切之感。观感。百感交集。6.(摄影胶片、晒图纸等)接触光线而发生变化:感光。

遇:1.相逢;遭遇:相遇。遇雨。遇险。不期而遇。2.对待;款待:待遇。优遇。冷遇。3.机会:机遇。际遇。4.姓。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成语评论

感遇忘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来看其实不难理解。“感遇”是指感恩于他人的知遇之恩,“忘身”则是说全身心投入、不计较个人得失。合起来就是“因为受到他人的赏识或帮助,而全力以赴甚至忘记自身利益”。这种精神在现实中存在吗?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影子。

举个例子,一位刚毕业的实习生被上司委以重任,负责一个关键项目。他白天研究方案,晚上熬夜修改细节,甚至推掉了朋友的聚会邀请。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说:“领导愿意信任我这个新人,我必须对得起这份机会。”这种“拼尽全力不辜负信任”的状态,就是“感遇忘身”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做会不会太吃亏了?”这其实取决于如何看待“得与失”。我认识的一位程序员朋友,当年因为老板在他求职碰壁时给了工作机会,主动承担了团队里最棘手的系统重构任务。三年后他不仅成了技术骨干,还发现那段经历让他积累了远超同龄人的实战能力。有时候看似“忘身”的付出,反而能打开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现代社会中,纯粹的“忘身”确实需要智慧。去年社区里组织抗疫志愿服务,有位退休医生明明可以居家避疫,却坚持每天穿着防护服帮邻居做核酸采样。当被问到原因时,她只说:“非典时别人救过我的命,现在该我回报了。”这种跨越时间的感恩传递,让“感遇忘身”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成为社会良性循环的纽带。

在个人选择越来越多元的今天,“感遇忘身”更像是一种主动的价值选择。有位创业者告诉我,他给团队设置了一条特别的考核标准:除了业绩指标,还会观察成员是否愿意为他人补位。他认为,懂得感恩并愿意为集体暂时放下私利的人,往往能带动整个团队突破瓶颈。这种将传统美德转化为现代管理智慧的做法,或许正是成语历久弥新的证明。

站在窗前看楼下快递站,总有个小哥主动帮老人搬重物。问起缘由,他说刚来城里时找不到住处,是现在的站长收留了他。这些细碎的温暖瞬间,提醒着我们:所谓“感遇忘身”,不是要人做苦行僧,而是当善意在人与人之间流转时,生活本身就会变得更值得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