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ǎi rán yīng yǔn
成语解释: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答应很爽快
繁体字形:慨然應允
英文翻译:unhesitatingly agree
慨:1.气忿:愤慨。2.感慨:慨叹。3.慷慨;不吝惜:慨允。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应:[yìng]1.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答应。喊他不应。应承。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3.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对待:应付。应变。应酬。[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应有尽有。2.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3.姓。
允:1.允许:应允。不允。允诺。2.姓。3.公平;适当:允当。公允。平允。
“慨然应允”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生活中其实经常能用到。比如朋友突然找你帮忙搬家,你二话不说就答应:“行啊,周末我过去!”这种爽快的态度,不就是“慨然应允”吗?它背后藏着一种“不计较得失,先行动再说”的洒脱劲儿。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成语?直接说‘爽快答应’不就行了?”其实成语的价值在于浓缩了文化记忆。比如《三国演义》里赵云单骑救主,刘备托孤时诸葛亮慨然应允,短短四个字就传递了承诺的分量和人物的性格。换成大白话,反而少了点味道。
工作中也常见类似场景。同事临时请假需要顶班,你放下手头的事说:“没问题,交给我吧。”这种回应不仅能化解危机,还会让人际关系更紧密。但现实中很多人会犹豫:“我自己的事都忙不完,凭什么帮别人?”这时候不妨想想——偶尔的慨然应允,其实是在给自己攒“人情存款”。
不过要注意分寸感。曾有个实习生对所有人的请求都满口答应,结果自己天天加班到凌晨。这说明“慨然”不等于无底线,而是在能力范围内展现善意。就像接球游戏,能稳稳接住的球才值得伸手,否则反而可能摔碎盘子。
观察发现,越是生活节奏快的城市,人们越容易养成“先拒绝再考虑”的习惯。但试想:如果路边问路时得到的是热情指引而不是警惕的眼神,如果邻居借酱油时能爽快递上一瓶,这种微小却坚定的善意,或许能让水泥森林多点温度。
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请求时,不妨先放下心里的计算器。有时候,一句干脆的“好,我来”比精打细算的权衡更有力量。毕竟,生活不是算术题,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往往就建立在这些慨然应允的瞬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