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è bèi sēn yán
成语解释:戒备:警戒防备;森严:严肃;严密。指警戒防备极其森严。
成语出处:《国语 晋三》:“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严密防守
繁体字形:戒備森嚴
英文翻译:heavily-guarded
戒:1.防备;警惕:戒心。戒备。戒骄戒躁。2.同“诫”。3.戒除:戒烟。戒毒。他把酒戒了。4.指禁止做的事情:开戒。杀戒。5.佛教戒律:受戒。6.戒指:钻戒。7.姓。
备:1.具备;具有:德才兼备。2.准备:备用。备足原料。备而不用。3.防备:防旱备荒。攻其不备。以备不时之需。4.设备(包括人力物力):军备。装备。5.表示完全: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6.姓。
森:1.形容树木多:森林。2.繁密;众多:森罗万象(纷然罗列的各种事物现象)。3.阴暗:阴森。4.姓。
严:1.严密;紧密:严紧。戒严。谨严。把瓶口封严了。他嘴严,从来不乱说。2.严厉;严格:庄严。威严。严办。严加管束。纪律很严。3.程度深;厉害:严冬。严寒。严刑。4.指父亲:家严。5.姓。
“戒备森严”这个成语,常让人联想到铜墙铁壁的场景。比如古代战争中,一座城池若被形容为“戒备森严”,可能意味着城墙上士兵轮班值守,护城河深不见底,连一只鸟都难以无声无息地飞入。这样的描述既传递了防御的严密性,也暗含一种紧张的氛围。
有人可能会问:“戒备森严是否等同于绝对安全?”其实不然。举个例子,现代博物馆里价值连城的展品周围可能布满红外线感应器和监控摄像头,看似“戒备森严”,但历史上仍有盗贼利用技术漏洞突破防线。这说明再严密的防备也会有弱点,关键在于如何动态调整防御策略。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能用在非物理场景。比如某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库被称作“戒备森严”,可能指其采用多重加密算法和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有趣的是,我曾在科技论坛看到工程师调侃:“代码写得像戒备森严的堡垒,结果被一只误触键盘的猫搞崩了系统。”这种反差恰恰说明,过度依赖硬件防护而忽视人为因素,反而可能埋下隐患。
个人认为,“戒备森严”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正在转变。十年前人们更关注实体安防,如今数字世界的防御体系更受重视。就像我家小区的门禁从铁锁升级为人脸识别,看似更安全,但邻居大爷总抱怨“机器认不出老花镜”。技术进步的代价,或许是我们在便利性与隐私性之间不断寻找新的平衡点。
最后思考一个问题:怎样的戒备才算“恰到好处”?某次参观植物园时,我发现珍稀植物区只用一圈低矮木栅栏隔离,解说牌写着“最好的保护是尊重”。这种设计既避免了压抑感,又依靠游客自觉形成无形防线。或许真正的“森严”,未必需要高墙电网,而是源于对规则的共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