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ǐ zhǐ jiáo shé
成语解释: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余》:“或则戟指嚼舌,喷血而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十分愤怒
繁体字形:戟指嚼舌
英文翻译:Halberd, fingertip and tongue
戟:1.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2.刺激
指:1.手指头:食指。五指。屈指。首屈一指。2.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指雨。这双鞋大了一指。两指宽的纸条。3.(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指。时针正指十二点。4.(头发)直立:发指。5.指点:指导。指示。指出正确方向。有问题请您指出来。6.意思上指着:这不是指你说的,是指他的。7.指望;依靠:指靠。单指着一个人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
嚼:[jiáo]上下牙齿磨碎食物:细嚼慢咽。肉没有烧熟,嚼不烂。咬文嚼字。[jué]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咀嚼。过屠门而大嚼。[jiào]见〖倒嚼〗(dǎojiào)。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戟指嚼舌”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生僻,但拆开来看其实很形象——“戟指”是用手指人像举着兵器,“嚼舌”则是咬牙切齿说话的样子,合起来就是形容人激动到手指发抖、说话咬牙切齿的状态。比如在家庭争吵中,父亲可能会戟指嚼舌地对孩子喊:“你这次考试又不及格?我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对得起谁?”手指在空中划出的弧度,配合着颤抖的声音,把失望和愤怒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时候有人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这么激烈的动作来表达情绪?其实成语背后反映的是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就像我们看到有人戟指嚼舌时,不仅能感受到对方的愤怒,还能体会到其内心的焦虑——比如部门会议上,项目经理拍着桌子戟指嚼舌:“方案改了八遍还通不过!你们到底有没有认真看需求?”这里的动作既是施压手段,也暴露了他对项目失控的恐慌。
换个角度想,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关注沟通方式。我常观察到,越是亲密的关系里,越容易出现戟指嚼舌的场景。就像闺蜜发现男友撒谎时,手指戳着对方胸口咬牙切齿:“你昨晚到底和谁吃饭?现在不说清楚就别想走!”这种肢体语言固然能瞬间传递情绪,但也像真正的戟枪般容易刺伤关系。或许我们可以学学古人造词的智慧——既记住这种情绪爆发的画面,也提醒自己:手指放下的速度,决定着矛盾化解的进度。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有了新的演绎空间。刷短视频时看到个段子:主播模仿家长辅导作业,突然戟指嚼舌地对着镜头吼:“这么简单的题都能错?你上课梦游呢!”夸张的表演让观众既觉得好笑,又莫名产生共鸣。这种跨越千年的情绪表达方式,从现实生活搬上屏幕后,反而成了当代人释放压力的安全阀。
当夕阳把人的影子拉长投射在墙上,那个戟指嚼舌的身影会显得格外庞大。但我们不妨退后两步看看——强烈的情绪就像皮影戏,看似张牙舞爪,其实光源就在我们自己手中。下次想要戟指嚼舌时,或许可以先把手掌翻过来,让指天的动作变成握手的姿势,毕竟沟通的战场不需要真正的兵器。